二月 2008


http://chinanews.sina.com 2008年02月26日 09:03 新商報

  新商報訊 (記者曲家乙) 因為挑飯被父親說了幾句,7歲的小女孩竟離家出走,獨自在外面流浪的三天三夜,幸虧被好心群眾發現。昨日,在當地派出所的協助下,小女孩被送到了市救助站。

  昨日下午,記者在救助站看到了這名長相可愛的小女孩,雖然只有7歲,但孩子卻十分有個性,對于記者的詢問,她的回答竟大多是“我不想告訴你。”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艱難溝通,最終記者了解到,小女孩老家在四川農村,她跟父親來大連打工,父母省吃儉用讓她上幼兒園。後來,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其父親無奈讓她停止去幼兒園,小女孩有些不滿。

  三天前,在吃飯時小女孩挑食,被父親責怪了幾句,並朝她胳膊處拍了幾下,不料,小傢伙竟勃然大怒,從家裡跑了出去。“白天我就四處轉悠,晚上就睡在公園里的凳子上。”小女孩告訴記者,餓了的時候,一些好心的阿姨就會給她送吃的,2月25日傍晚,幾個小學生把她送到了派出所,昨日早晨,她又被送到了救助站。

  “爸爸打我了,我不想回家,我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經過了幾天的流浪,小女孩似乎仍沒有原諒父親。目前,救助站正在想辦法尋找其父親,希望盡快把孩子送回家。

 http://chinanews.sina.com/news/2008/0226/09032566336.html

【本報記者蔡明容舊金山報導】舊金山第五選區市議員馬卡瑞米24日表示,自從市府掃蕩公園遊民後,遊民問題便進入了社區,也成為社區安全的一個隱憂,而居民不應承受這個後果,因此目前市議會與市政府正在協商,尋求發展完整配套措施,解決社區的遊民問題。馬卡瑞米指出,自從市府指示警局掃蕩公園遊民後,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遊民無處可去,便呈放射狀向公園四周的社區擴散,以金門公園為例,原本逗留於公園中的遊民,便轉而盤據在日落區的核心社區,而部分遊民身心狀況不是那麼穩定,就會對當地居民的公共安全造成危險。

馬卡瑞米說遊民問題不能只靠警力驅趕,否則只是迫使遊民在各個地區遊蕩,要疏解遊民問題,必須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例如提供遊民住所、醫療服務,有些遊民甚至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應強迫他們就醫,可惜目前舊金山並無市府所設立的遊民庇護所,也沒有完整的計劃。

馬卡瑞米表示,遊民問題不僅限於某個區域,是全舊金山的問題,因此他與其他市議員在正與市府協商,希望能盡快規劃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2008-02-25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sf-news.php?nt_seq_id=1675908

2008年02月25日 17:04:44  來源:《環球》雜志

街頭乞丐

    在印度許多城市街頭,人們對這樣的場景已習以為常:紅燈一亮,乞丐們就紛紛從馬路兩邊疾步躥至轎車兩側,向已然盯上的目標討要。如果車窗是關著的,他們會先用又黑又臟的手指敲擊幾下,然後指指自己的嘴,念念有詞:“大餅、大餅”。

    乞討方式各顯神通

    乞丐多,是印度城市給外國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現象之一。而且由于印度乞丐年齡跨度大,組成成份復雜,因此他們的乞討方式也千奇百怪。

    印度的兒童乞丐,一般都是頭發蓬亂,渾身黝黑,瘦弱矮小,衣服骯臟,守在人群較多的街頭或大飯店門口,跟著出入飯店的有錢人和外國人,不拿到盧比就不停步。

    還有一些十歲上下的“小報童”,實際是以賣報為幌子進行變相乞討。德裏的每個十字路口,幾乎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手拿當天出版的小報在車流中險象環生地鑽來鑽去,敲著車窗強行推銷。若不答理,他們就把報紙扔入車窗、塞進門縫,或幹脆撂在擋風玻璃上,不由你不掏錢。

    除了這些,還有一幫用技巧強行乞討的乞丐。他們往往身穿寬大的服飾,臉上涂著化粧品,打扮得稀奇古怪,手裏提著棍棒,在必要時念著咒語勒索一些店主施舍錢財和食物。為了盡快打發這些類似強盜的乞丐,多數店主都只好塞給他們一些錢或食品,破財消災。

    令遊客印象最深的,還是孟買乞丐的安穩。孟買著名的“哈吉阿裏”清真寺建在海上,由一條長長的通道連接陸地。這條近200米長的“海上走廊”上,守候左右的乞丐排成了兩列長蛇陣,與出入的信徒和遊客呈“夾道歡迎”狀。

    他們有的坐著,有的蹲著,有的跪著,還有背海而臥的;年邁的已是耄耋老者,年幼的尚在呀呀學語,還不乏殘疾人,靜靜地等待施主在他們的缽裏投入幾枚硬幣。這陣勢反倒更能打動樂善好施的人們,連我這“外來戶”也先後扔下了好幾十枚硬幣。他們算是印度最“文明”的乞丐了。

    還有一群特殊的“乞丐”,那就是被稱作“苦行僧”的人。他們為了修行而四海為家,偶爾也在寺廟裏找些活幹,但多數時候要靠乞討或別人施舍為生,他們中不少人屬于突然看破紅塵,于是將煩惱連同物欲一起拋開,一意求得自我心靈的平靜,有的甚至是散盡萬貫家財後走上雲遊之路的,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受尊敬的。

    一次,我問一個乞討到面前的“苦行僧”,他們與一般乞丐有什麼區別,他坦然答道,他們鄙視物質享受,乞討僅僅為了肉身的基本需要,填飽了肚子就不再索要財物和食品;乞丐則不同,不斷乞討,永無滿足,即便超出生存需求仍希望得到更多的物資和錢財。

一個印度乞討者正蜷縮在角落裏

  他人小孩被致殘成丐幫工具

    現在的印度乞丐比他們的前輩有很大不同,他們更職業化,分工合作,坐地分贓。而且有些乞丐即便有其他工作也不屑一顧,因為乞討的錢來得簡單容易,既不受老板的氣,也不用定時上下班。

    在印度,一些勢力大的丐幫“幫主”可以日進鬥金,成為百萬富翁,即便是入門不久的小乞丐,機靈一點,每天也有數百盧比的“收入”,比賣苦力打工輕松得多。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位職業乞丐在一個比較好的小區買了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並體面地給三個孩子舉辦了婚禮。這些錢加起來至少需要600萬盧比。

    但靠乞討發財的畢竟是少數。據報道,丐幫裏很黑暗。一些幫主毆打和虐待小乞丐,盤剝他們的乞討所得,並逼迫他們每天在街頭乞討15個小時以上。一些乞丐正是利用別人的同情心,甚至把自己或者別人的小孩弄成殘疾,成為自己更有力的乞討工具。

    因此,一些社會學家認為,不應該給這些乞丐錢物,因為這樣做等于助長了“幫主”的殘忍,讓他們用狠毒的手段殘害更多的少年。

    有一次遇到一個中年乞丐向我伸手,我忍不住說,你正當壯年,幹嘛不去找份工作,自食其力?他不慍不怒,認真地問我,你能告訴我你是什麼職業嗎?我想,我的工作是記者,是最體面的工作之一,看你怎麼說。于是便大聲告訴他。

    哪知道他聽後笑道,你也是乞丐呀。你所乞討的只不過和我們乞討的東西不一樣而已。我討的是錢和食物,你討的是新聞信息。你說我在乞討,沒錯。那麼誰不在乞討呢?我們不比政客骯臟,不比貪官卑鄙,不比行賄的人下賤。我做的你做不了,或者你不屑去做,你做的我做不了,或者我不屑去做。這只是社會的定位各異,分工不同而已。

    他最後振振有辭地說,要飯是神賦予窮人的權利,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有就給幾個子兒,沒有就算了,幹嘛生氣呢?  

    乞討與法

    印度究竟有多少乞丐,恐怕無人能做出精確的統計。有社會學家估算,僅新德裏就有80萬人居住在條件極其惡劣的貧民窟,其中約四分之一已淪為乞丐;而西部海港城市孟買,貧民窟裏的居民更數以百萬計,乞丐比例遠遠超過新德裏;其他地區的乞丐比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度社會深刻的宗教文化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種奇特的乞討現象。譬如,印度教提倡施舍,認為施舍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因為這是“法”的規定,履行這種“法”規正是達到解脫的手段;向他人索取也非不道德行為,這同樣是“法”的規定,同樣是達到解脫的手段。

    因此,在印度,行乞與施舍是一種受到鼓勵的社會行為。人們認為,這讓那些企望積德行善的富人有了可以施舍的對象,乃是成全他們通往天堂的橋梁。

    據觀察,一些非政府組織也一直從事著救助乞丐和流浪者的工作,並且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個人和公司對無家可歸者、慈善機構及乞丐的捐款捐物,還能得到稅收減免等方面的優惠。從這個角度看,政府對乞丐也算給予了間接的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印度教文化中不認為乞討是件丟人的事,但有一個群體卻從沒有人淪為乞丐,這個群體就是印度的錫克教徒。

    錫克教產生于16世紀初的旁遮普地區,他們最明顯的標志是包著厚厚的頭巾,佔印度總人口的2%,他們自尊心強、倔強高傲,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

    在印度,錫克人曾受到過歧視,但他們憑個人勤奮努力和朋友幫助,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他們團結,精明,善經商,肯幫助,抱團,而且從心底裏鄙視乞丐,認為那不符合本教教義。他們不僅自己不從事“乞丐行業”,也從不向乞丐施舍。他們認為乞丐是依附在社會軀體上的毒瘤,早應該鏟除。所以乞丐們都害怕錫克人,從不向他們伸手要錢。

    最近有報道稱,為迎接2010年在首都新德裏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維護良好的國家形象,印度警方打算推出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幾年之內,徹底消除新德裏街頭的乞討現象。

    警方的計劃可以讓印度首都的街頭清凈一段時間,但要減少並最終消除乞討現象,關鍵是根本上採取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措施,與此同時,調整人們的觀念。

    作為社會現象和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印度的乞討現象必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存在下去,印度政府扶貧救弱的工作顯然也有相當漫長的路程要走。 (江亞平)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2/25/content_7667824.htm

【轉自澳門日報】大水塘的貯水是本澳居民飲用水的來源之一,必須珍惜愛護。日前大水塘出現大量魚屍,有些更已腐爛發臭,有居民擔心會影響水質,希望有關人員盡快清理。此外,水塘休憩區內的公廁開放時間至○時,有人為“貪方便”,在水塘路旁陰暗處便溺,以至臭氣衝天,影響環境衛生。

每天都到水塘散步的陳姓夫婦稱,過往有不少疑是內地人喜在水塘休憩區內“借宿一宵”,他們旁若無人地躺臥在長椅上“大覺瞓”,直翌日到早上六、七時醒來離去。他們在此露宿,製造不少垃圾,影響市容衛生,行為令晨運及晚運客甚為討厭。近日由於天氣寒冷,且當局在長椅上加設扶手,把長椅“間格”好,隨處露宿的問題有所改善。

居住水塘附近的黃先生稱,水塘休憩區內不單擁有許多康樂設施,且有一片大空地,故很多人經常到水塘“放狗”。但水塘只有兩個公廁,晚上會關門,有人為求方便,在小徑或陰暗處便溺。在海角遊雲下的小徑,會嗅到一陣陣惡臭味,令人難以忍受。此外,路旁不時有煙頭、煙盒、膠袋或水樽等垃圾,部分更被風吹到水裏,影響到水塘的水質,望當局正視有關問題。

經常到水塘跑步的鄧先生表示,早前天氣寒冷,近日看到水塘飄浮着不少“魚屍”,有大有小,大量浮在水面,有些死魚已腐爛發出異味,更有些死魚與水面上的垃圾及水草混在一起,影響水塘的水質及環境衛生。他希望當局盡快處理善後,確保飲用食水的質量。

http://yeahmacau.com/news_detail.asp?ID=DBF37AFE-B01E-4C52-82AD-95D5D025AD41

俄新網提供
2008 / 02 / 25 星期一 09:44

 
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2月25日電 《新消息報》撰文報道,按照不同的估計,俄羅斯每年都有3萬名至9 萬名兒童離家出走。

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社會研究和創新中心科研負責人葉夫根尼·貢塔馬赫爾對記者說:"任何時代的孩子都會離家出走。但同蘇聯時期相比,現在成功家庭孩子更容易離家出走,這些家庭中的父母擁有更多壓制孩子的機制。他們想讓孩子學習音樂、體育和外語。蘇聯時期孩子們的負擔也同樣多。"現在的事實是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孩子負擔越重。如果他哪天在學校得了3分或者音樂任務完成的不好,便立刻會遭到懲罰。專家認為,賦予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常常導致孩子疏遠自己。

“發展中的教育“中心神經心理學家塔季揚娜·穆哈對記者解釋說:"中學生在這個年齡竭力想証明,他們已經長大成人。在他們看來,逃跑是展示自己已經獨立的好辦法。"

穆哈強調,富裕家庭的孩子還會遇見了另一個與之相反的問題:父母對自己關注不足。保姆負責教育孩子,父母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進入夢鄉。她說:"這些孩子離家出走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喚起大人對自己的注意。他們完全不想在街上生活,他們離家出走時通常會說,‘我是存在的,請留住我’。"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通常會逃到父母熟悉的地方,以便父母盡快找到自己。來自聖彼得堡的失蹤的托利亞9歲,他就是這麼一個離家出走者,父母在學校附近的一個院子里找到了他。他的父母在為他生了一個小弟弟後,所有注意力都轉到第二個孩子身上去了,托利亞在桌子上留了一張字條:"我無法再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就離家出走了。

薩拉托夫州內務總局未成年人事務處處長阿拉·雷恰金娜說:"孩子離家出走後,三分之一的父母報警聲明孩子失蹤不及時,這為尋找孩子增加了難度。這些父母對此解釋說,以前他們的兒女曾離開家幾天後回來,因此他們不感到困擾。"她補充說,去年她曾遇到過一起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一對夫妻在他們的兒子離家出走50 天後才來報警,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們的兒子一直住在朋友家里。

《新消息報》寫到,還有一種孩子離家出走是為了尋求冒險的,來自薩馬拉的11歲的薩沙就是這樣。薩沙的父母從各方面來講都是體面的人,但兒子經常離家出走成了一個令他們極其頭疼的問題。薩沙住在地下室、頂層閣樓,甚至和流浪漢們混在一起,有一天甚至找到了一個家庭暫住下來。一位女士一天走進薩馬拉內務總局,稱一個孩子在她家里已經住了一個星期。這個孩子是她兒子從街上拾來的,她兒子當時可憐這個可愛的男孩,相信了他眼含熱淚講述的自己在家中受到欺負和折磨的故事,就把這個實際上撒謊的孩子帶回家住了。據薩馬拉州內務總局未成年人違法預防處處長向記者介紹說,剛開始她認為薩沙的父母對待兒子很冷漠,沒有教育好他。但隨後証明事情不是這樣的。

去年9月份,15歲的熱尼亞和11歲的阿廖沙失蹤的故事震驚了整個克拉斯諾達爾。後來証實,他們幾經周折,多次換車去了一趟海邊。他們的父母向警察局遞交了申請書,到處張貼尋人啟事,也在報紙和電視上發布尋人啟事,甚至去求簽占卦,但他們音訊全無。直到有一天,孩子們自己打來電話,告訴父母他們美美地在海邊休息了一次,現在准備回家了。大多尋求冒險和刺激的孩子都患有流浪恐怖症,流浪對他們來說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磁力。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決定離家出走,因為他們看不到有別的方法能夠解決家庭問題。有時孩子們只是無處可以尋求幫助。"兒童權利"社會組織執行經理鮑里斯 ·阿爾泰輸勒對記者說:"我國沒有一個負責家庭工作的部門幼兒園和學校中沒有設立解答家庭問題的心理醫生國家需要一個能讓成年人和孩子在出現問題時前往咨詢的統一社會服務部門。一般來說,人們只有在父母將孩子打得遍體鱗傷的時候才會去關注一個家,但漠視孩子存在也是一種暴力現象。"

上述文章內容由俄新網提供

http://news.cnyes.com/stock/dspnewsS.asp?fi=%5CNEWSBASE%5C20080225%5CWEB350&vi=32069&date=20080225&time=09:44:40&pagetype=index5&subtype=home&cls=index1_glstock

〔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41歲的男子隋鴻祥平時都在街頭流浪,去年10月間他因衣服又髒又臭,潛入台中縣沙鹿鎮一家葬儀社倉庫,竊取白色喪服穿用,巡邏員警發現他全身穿著喪服,形跡可疑,盤查後破獲此一竊案,法官依竊盜罪判處有期徒刑5月。

判決書指出,隋鴻祥從桃園流浪到台中,因10多天沒有洗澡,衣服髒了、全身臭味,因而在去年10月間,偷偷潛入沙鹿鎮一處倉庫內,希望能找一套衣服來替換。

隋某發現鐵皮屋裡面堆放許多花圈、棺木,還有很多提供喪家穿的白色運動喪服,原來這正是一家葬儀社倉庫,但他絲毫不怕晦氣,隨手偷了一套喪服穿用,隔日又再度前往該倉庫偷了一套新喪服更換。

警方在巡邏時,發現隋某全身上下都是穿著白色喪服,直覺可疑,加以盤查,隋某供稱衣服是偷竊而得,警方立刻通知該葬儀社的黃姓老闆,這位老闆對警員表示,這種衣服都有人敢偷,真是不可思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5/today-center9.htm

日本演藝圈近年吹起搞笑藝人旋風,而「麒麟」成員田村裕不但會搞笑,更跨足出版界,推出「無家可歸的中學生」大賣200萬本,躍升為2007年「書王」,日本新潟經營大學更把他書中的內容選為入學考題目,創下搞笑藝人新紀錄!

「無家可歸的中學生」由人氣搞笑組合「麒麟」的田村裕所寫的自傳,描述自己在國中時突然沒有家、到處流浪,甚至餓到吃紙箱的心路歷程。去年9月上市,短短2個月就突破百萬本,目前更累積至200萬本,讓田村裕的年收入突破2億日幣(約台幣5869萬元)。

引用內容作為考試題目的新潟經營大學教職員讚賞田村裕的文筆流暢,並且文中提到和老師的互動也與現實相近,於是才決定做為試題。田村裕所屬的經紀公司吉本興業則幽默回應,學生們要多看這本書,因為搞不好會以後都會考。

【2008/02/25 Upaper】@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5/4231340.shtml

記者葉英豪/桃園縣報導
經常蹺家、逃學的十一歲高姓男童,一星期前從少年之家脫逃,每天以廿四小時自助洗衣店為家,肚子餓了四處行竊,吃飽了再回洗衣店睡覺、洗衣服。昨天行竊後被捕,還央求員警不要結束他「快樂流浪日子」。
桃園警分局昨天凌晨接獲報案,桃園市春日路一家餅舖收銀機遭竊,老闆從烘焙坊衝出來,發現偷兒是一名小男生,拿了三枚十元銅板就往外跑。員警調閱監視錄影帶,發現「小偷」應該是常在轄區自助洗衣店出現的男童,員警趕到洗衣店時,搖醒正在呼呼大睡的男童。
員警帶回調查,發現小男生雖然十一歲,但書包裡卻是二年級的課本。和他聊天後才發現,原來他的背後有一段故事。
小男生說,他因為生長在單親家庭,常蹺家、逃學,因為數度進出少年之家,本來應該讀小六,但他目前才念小二。小男生說,他不喜歡被人管,所以上月廿四日放學後,便背著書包偷偷溜走。
小男生說,將近一星期來,他每天都在廿四小時自助洗衣店裡過夜,洗衣店裡燈火通明又乾淨,不管要睡覺、看漫畫或者洗衣服都很方便。肚子餓時,就到超商或店家找食物,有時偷來的錢還可以拿來投幣洗衣,將自己打理乾淨。
武陵派出所所長范源正表示,警方找到男孩生父戶籍,但已沒人居住,無法聯絡上家長。雖然少年一再央求不要將他送回少年之家。但警方還是依法移送少年法庭,院方裁定收容。
【 2007-05-01 / 聯合報 / A12版 / 社會 】

唱片文物收藏家林太崴,在「希望重生、迎向陽光」藝文特展記者會中,播放自己收藏的黑膠唱片。
記者侯永全/攝影
「頭家無賺錢,返去呷自己。唉唷!唉唷!無頭路的兄弟。」1934年出版的台語歌曲「街頭的流浪」,因歌詞太過寫實,成為台灣史上第一首禁歌。在老唱片蒐集達人林太崴細心保存下,這首塵封70餘年的歌曲昨天重新面世。

為響應市府文化局主辦的228紀念音樂會,林太崴特地貢獻出意義非凡的「街頭的流浪」蟲膠唱片,讓外界一窺「台灣第一禁歌」的奧妙,也藉此讓大眾知道,戒嚴時期有禁歌不稀奇,台灣禁歌歷史其實還可以一路上溯到更久遠的日據時代。

根據台灣新民報記載,該曲於1934年12月29日公開發售,一個多月後就因歌詞過度寫實而被禁。林太崴說,以前就聽老一輩音樂同好說過,台灣第一首禁歌叫做「失業兄弟」,但遲遲找不到相關紀錄。

2年多前,友人送他一張缺角唱片「街頭的流浪」,經仔細修復、重新播放後才從歌詞中發現,就是俗稱的失業兄弟。談起「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蒐片過程,他打趣說「送我唱片的人知道歌曲特殊性後,應該很搥心肝。」

何謂蟲膠唱片?林太崴說,一般黑膠唱片可插電使用,一張可播放約20分鐘,但蟲膠唱片規格不同,不僅必須手搖播放,歌曲長度也僅有3分多鐘,是特定時代的產物,相當珍貴。

有鑑於台灣歌謠蒐羅、保存不易,且留聲機會逐漸磨損唱片,文化局已編列90多萬元預算,交由228紀念館執行「台灣歌謠數位化」計畫。228紀念館館長謝英從表示,數位化曲目已確定共有11首,大稻埕進行曲、月下愁、跳舞時代等均在其中,預計今年可重製成CD向外發售。

文化局長李永萍說,由於部分歌曲有版權問題,有些老歌歌詞尚待進一步確認,且每首曲目的歷史背景、創作歷程均須嚴謹研究,因此初步僅選出11首曲目,未來不排除陸續增加,讓更多人透過現代科技聆賞老歌之美。

小檔案》蟲膠唱片

蟲膠唱片又稱「洋乾漆黑膠唱片」,因成分內含「蟲膠」而得名。蟲膠是由小介殼蟲紫膠蟲 (Laccifer lacca)的分泌物製得的琥珀色碎片狀商品樹脂,經收集後可用作製造唱片的主要原料。

【2008/0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229351.shtml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為讓遊民有緊急庇護所,縣府重整荒廢十多年的屏縣遊民收容中心,國際扶輪社三五一○地區及縣內各專長的志工出錢出力響應,昨天舉辦捐贈儀式,預計四月重新啟用,約可同時收容二十位遊民。

早年遊民管理權責是由警方依據「台灣省遊民取締辦法」收容,四十九年九月於屏市康定街成立屏縣遊民收容所,八十三年法令修改,遊民管理權責移交縣府社會處,因為經費困難,遊民收容所從當時荒廢至今,寒流來襲遊民苦無場所安置,縣府決定著手修繕收容所。

國際扶輪社三五一○地區總監陳思明獲悉後,決定捐贈三十萬元購買收容所修繕材料,鯉龍山人文紀念館、特力屋店長江榮光等人也響應贊助,至於修繕所需的人力,也有財團法人屏縣沐恩之家執行長顏炎輝、水電志工江國權、許進文、泥水砌磚志工九如鄉九明村長陳復、社會處替代役陳勰修、吳俊韋、木工志工楊榮華、鐵銲志工呂清標等人加入,縣府社區志工團則負起油漆工作。

縣長曹啟鴻昨主持捐贈儀式,感謝各界善心人士投入,他說,遊民收容所成立後,除為遊民打造緊急庇護和臨時收容安置處,還將安排社工人員進駐,給予遊民心理輔導、職業重建,協助他們改變人生觀及價值觀,盡早回歸家庭與社會。

社會處長倪榮春表示,社會處將遊民收容所列為今年度屏縣十大社福建設,承辦人員郭麗雲為達成使命,近來利用假日和先生呂清標兩人,默默將堵在收容所門前一層樓高的雜草割除。

重建工作還需更多人力,歡迎有意加入修繕的志工與承辦人聯絡,洽詢電話:七三七八八二一轉三一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3/today-love1.htm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節目長度:1分39秒 下載mp3

北京警方從2月22日開始至3月31日,將在全市集中開展暫住人口核查活動。代辦暫住證服務專項行動,對新到北京的人員逐一登記。整治將要求沒有暫住證的農民工前去辦理,拒絕實行的則「處以警告或低於50元的罰款」。

《新京報》援引北京市公安局的消息稱,在為期39天的整治中,約3000名員警將核查在京農民工的身份和住址。全國超過1.5億民工又稱「流動人口」。

對「奧運前勸返100萬農民工」的說法,北京有關部門對媒體報導予以否認。但清除內城街頭的乞丐、商販等整治已經施行。

據官方估計,有著1600萬人口的北京約有420萬農民工,他們大量服務於奧運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中國實行多年的暫住人口登記制度備受爭議,建議廢除暫住人口登記和戶籍制度的一些專家批評這個制度有種種弊端,是在人為地製造公民中的不平等待遇。

從2003年起到北京工作的安徽籍律師程海對公安機關提出訴訟,質疑暫住戶口制度的合法性。他表示,除了居民常住戶口以外,中國各地目前存在暫住證、寄住戶口和臨時戶口等多種戶口形式,嚴重違反了公民的遷徙和選擇居住地的權利。

以上由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唐鈴報導。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85736-1.asp

【2008-02-20 09:17】 【來源:成都晚報】 【字體: 】 【顏色:
發名片、說英文……殘疾青年夏海波以超常的行乞方式被網友封為“史上最牛乞丐”。如今,這個曾經的乞者因被殘疾演員雷慶瑤及其主演的電影《隱形的翅膀》所感動,“金盆洗手”以賣報為生。昨日,為推銷自己15萬字的小說《愛在人間》,夏海波再次現身成都街頭。

告別乞討 “最牛乞丐”改行賣報紙

昨日下午,武侯祠附近,一位戴著墨鏡、拄著拐棍的男子懷抱一疊報紙沿街叫賣。“哇,那不是‘最牛乞丐’夏海波嗎?”不少市民認出了這位被網友封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小夥。夏海波說,他已告別行乞生活,現在以賣報紙為生,每天最高收入30元,生意不好時每天收入只有幾塊錢,而自己之所以能憑借微薄的收入度日,還要得益于過去行乞積攢的1萬余元積蓄和眾網友的幫助。

再來成都 只因成都“讓乞丐都不想走”

提起再次來成都的原因,夏海波風趣地說:“張藝謀說,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要說,成都是一座連乞丐來了都不想走的城市!”他說,自己幾乎到過中國所有省城乞討,一天行乞所得最高為400元,但這樣的“收入”在一座城市一般只會遇到一兩次,而去年10月來成都的10余天中,他每天的行乞所得都在400元以上。“連續10余天超過400元的‘收入’這在其他城市是不可能的,成都人樂善好施!”夏海波說,這次來成都,就是想告訴曾經關心他的好心人,他再也不是乞者海波,而是自食其力的海波。

夏海波目前居住在春熙路附近,所租一室一廳房子月租金為600元,而一位成都網友一次性為他交了三個月1800元的房租。“接受網友的幫助是間接的乞討,我會很快獨立起來!” 夏海波堅定地說。

“他跟一般的乞者不一樣,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身體健全的人學習的地方,如果讓我去行乞,不可能混到他今天這個樣子!”這幾天一直陪伴著夏海波的成都網友小王說。

推銷小說 欲在蓉出版《愛在人間》

夏海波在行乞期間寫了一部小說,名叫《愛在人間》。他說,北京一家公司準備以30萬元起價,拍賣這本記錄行乞經歷的小說,所得收益一半捐給慈善機構,“但一直沒能組織起來”。而前不久,一位成都網友表示願意為他掏一部分印刷費,所以他想在成都找一家出版社出版這本15萬字的小說。

昨日下午,記者帶著夏海波來到了成都時代出版社,一位羅姓負責人粗略看了稿件後表示,作品本身不是很成熟,但出版社會讓編輯詳細地審閱作品,只要作品能達到出版所要求的基本品質,即故事和文理符合基本要求,出版社會考慮出版。羅先生最後補充說,出于對一個經歷坎坷的殘疾青年的關心,《愛在人間》出版的可能性很大,他們將于下周一拿出最終決定。

新聞鏈接

“最牛乞丐路”被“翅膀”終止

夏海波曾向媒體表示,將在今年7月終止行乞生活,這個時間為何提前?這一切緣于一部電影和一個殘疾演員。2007年12月20日晚,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欄目就夏海波現象以“你會不會施舍最牛乞丐”為主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該欄目特意請來了《隱形的翅膀》主演雷慶瑤,雷慶瑤是一名失去雙臂的女孩,可她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而《隱形的翅膀》中, 由雷慶瑤主演的花季少女志華更是讓夏海波感受頗深。志華考上了高中,和同學們高興地去放風箏,不幸被高壓電擊中。經醫院奮力搶救,保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臂。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這這樣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在歷盡人生磨難以後,堅強的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

殘疾演員及其所演角色的遭遇和堅強,深深打動了夏海波。“跟她們比起來,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了,比起她們我覺得自己很脆弱很渺小!”這次節目後, 夏海波毅然決定“金盆洗手”,告別乞討生涯。記者 彭博喜 馮石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8-02/20/content_12492828.htm

2008年02月23日 07:35: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2月22日電(記者俞儉)武漢市民政救助站持續兩個月的“冬季救助”行動,使數千名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免受冰雪寒凍,並幫助近3000名流浪人員順利返鄉。

    武漢市“冬季救助”行動自去年12月21日開始,在今年1月中旬連降大雪後,更是加大了救助力 度。救助站每天出動8臺救助車32名救助人員,分幾路在市內主要幹道巡回流動救助,還組織5臺救助車輛投入購票、護送、市內中轉等工作。

    對救助進站的受助人員,武漢市救助站保證他們住進有空調供暖的房間,洗熱水澡、吃上熱飯、穿上棉衣棉鞋,並安排工作人員詢問情況,排憂解難,穩定受助人員的情緒。

    據介紹,兩個月來,武漢市救助站共出動救助車1736臺次,上街勸導流浪乞討人員4806人次,救助進站3331人,發放棉被1213床、棉衣2467件、棉鞋1362雙、方便面6858盒,實施醫療救助537人,為2900多名受助人員提供了乘車憑證和護送返鄉救助。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23/content_7651241.htm

2008年2月21日 07:19
來源:揚子晚報 選稿:龔萌欣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由影星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著名電影《幸福終點站》講述了一名男子在紐約肯尼迪機場“安家”居住多年的故事,如今這一情節真實上演。英國43歲的廚師安東尼·德萊尼2004年失業後,無家可歸的他竟效倣《幸福終點站》裏的男主角,以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為家住了3年多!儘管安東尼至少30多次被趕出機場,甚至因被控“反社會行為罪”而3次坐牢,但他一旦出獄後又立即返回機場。19日,英國法庭審理了這樁奇案。  失業廚師住進機場

  據報道,現年43歲的安東尼·德萊尼曾是英國白金漢郡的一名廚師,收入豐厚,而且老闆為他提供了公寓,可謂衣食無虞。但2004年,因餐廳效益不好,安東尼被解雇,他頓時成為一名無家可歸的失業漢,只好回到老家蘇塞克斯郡。很快,安東尼就花光了積蓄。而且由於他沒有一個永久的住所,找工作也成了難題。

  很快冬天來臨,饑寒交迫的安東尼卻無家可歸。絕望之際,他無意中在街頭看到了由影星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幸福終點站》廣告,其中講述了一名男子在紐約肯尼迪機場一住數年的故事。安東尼靈機一動,隨後他直奔倫敦蓋特威克機場,也在溫暖而舒適的的候機大廳里正式“安家”!

  3年多被趕走30次

  就這樣,安東尼在機場一住就是3年多。每天白天,安東尼在候機大廳內四處閒逛,餓了就到機場餐廳吃點殘羹剩菜,渴了就喝機場免費提供的直飲水,沒事時就靠看電視打發時間。儘管是個流浪漢,安東尼卻總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每個晚上,他總是先在機場的衛生間內洗澡,然後躺在長椅上舒服睡上一覺。他終日住在機場裏,只有每個月領取失業救濟金時才會離開機場。據悉,3年來機場保安人員至少30次將他趕走,2005年3月,機場保安部門還明令禁止他進入機場,但他卻置若罔聞,每次都悄悄地溜了回來。

  3次坐牢一齣獄就回機場

  無奈之下,機場方面以安東尼存在“反社會行為”為由,將之告上法庭。2006年,法庭判他罪名成立,禁止他5年之內不得進入蓋特威克機場,但他仍一再無視判決,繼續在機場“安營紮寨”。由於違反規定,他曾先後3次被判監禁,其中一次服刑長達95天。但他總是剛從牢裏放出來,就立即返回機場。

  荒謬奇案難倒法官

  19日,英國東蘇塞克斯郡劉易斯市法庭審理了這樁奇案,安東尼再次被控告“反社會行為罪”。英國一個無家可歸者慈善組織的負責人保羅·揚感嘆稱:“一個人只能選擇在機場內睡覺,實在太可悲了。但考慮到大街上是如此寒冷,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很驚訝他能在機場住了那麼長時間。”

  據悉,庭審結束後,安東尼將立即被押送至監獄,直到3月10日最後判決時為止。然而,考慮到安東尼回到機場的慾望如此“迫切”,法官裏查德·海瓦德為是否該把他釋放而犯了難。但最終,法官還是否決了將安東尼留在監獄的提議,下令相關部門為他找一個新家。

  鏈結

  《幸福終點站》

  也有原型

  電影《幸福終點站》實際上在真實生活中也有原型。上世紀70年代,身為英國和伊朗混血兒的梅安·卡裏米·納瑟裏持臨時難民簽證流亡到歐洲。1988年,納瑟裏在前往戴高樂機場的地鐵中,皮包被盜,丟失了包括難民簽證在內的所有能證明其身份的證件。當時,法國政府同意納瑟裏留在機場,但不許他離開那裏。此後,納瑟裏在戴高樂機場生活了18年。2003年,他把自己的故事賣給了美國“夢工廠”電影公司並拍成電影《幸福終點站》,獲得25萬美元的電影版權費。

http://61.129.65.8:82/gate/big5/news.eastday.com/w/20080221/u1a3416791.html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21日 02:58 星島日報

  ( 本報記者朱瑞良三藩市報導)

  三藩市市參事會屬下的預算及財務委員會昨日舉行小組會議及公聽會,商討各事項包括立例改善無家可歸者收容中心的服務,一批支持立法的人士在公聽會前集會,及在公聽會上發表意見,委員會最後通過在2008年3月5日再舉行會議,商討改善服務所引致的財政支出是否可以進一步減少。

  數十名支持立法改善收容中心的社區人士及支持者,昨日中午趁預算及財務委員會進行公聽會前,在市府門外召開記者會,跟著又在公聽會上陳述無家可歸者遇到的問題。

  發言人指出,無家可歸者到收容中心時,連最基本的物資及服務都得不到,而立法改善收容中心,可以保障他們在中心內得到食水、清潔的床單及洗手肥皂。

  發言人又指出,根據無家可歸者聯盟的一項調查所得,有55%入住過收容中心的人表示曾受到虐待或辱罵,而由市長及市參事會委任的監察小組亦發現,收容中心經常無法提供持久而安全環境,基本的用品亦欠奉,故此市參事阿米艾諾提出動議,立例要求收容中心提供多項服務及物資供應,預算及財務委員會昨日舉行公聽會,聽取社區及市府官員的意見。

  不過,市長紐森指派負責無家可歸者服務的主管奇簡(Dariush Kayhan)在公聽會上則指出,其實收容中心一直都有關注者所述的基本設施,他亦很歡迎外界及市參事阿米艾諾提出問題,但如果立法要改善服務,可能會令市府增加支出,從而影響其他服務。

  預算及財務委員會三名成員包括阿米艾諾、佩斯金(Aaron Peskin)及道夫蒂(Bevan Dufty)都表示同意將法案由於全體市參事會表決,但希望先商討財政支出方面,能否進一步減低,故此在下月9日再商討有關事項。

http://news.sina.com/us/singtao/104-103-102-106/2008-02-21/02582683279.html

中時電子報╱劉宜/台北報導 2008-02-22 03:38
調整字級:

賀軍翔與Hebe在台視、三立偶像劇《鬥牛.要不要》裡洗完鴛鴦浴,又上演私奔記!賀軍翔說,現實生活中他沒有為愛私奔的勇氣,但他國中時曾因為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

青春期的賀軍翔非常叛逆,國中時被爸爸罵,他不爽就離家出走,他說:「我只撐了3天就乖乖回家了。」他也以過來人的身分勸告大家,與父母溝通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一樣可以達到效果,不要用這種激烈的方法。

拍私奔戲時,劇組在菁桐車站包了一輛火車來拍攝,當賀軍翔拉Hebe上火車的那一剎那,旁觀民眾齊聲歡呼,賀軍翔開玩笑說:「原來大家這麼喜歡我們私奔啊!」不只私奔,賀軍翔的簽名球衣更搶手,3月8日《鬥牛.要不要》舉辦「真愛無敵」抽獎活動,粉絲已在留言板上互相通報,勢在必得。http://news.yam.com/chinatimes/entertain/200802/20080222398845.html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一名遊民跳樓自殺摔斷腿,上吊自殺繩子斷,一再自殺不成,縣府社會處如驚弓之鳥,緊急安置;該名六十歲的遊民表示,與妻離婚,五個女兒也棄對他不顧,連看孫子都要偷偷摸摸,人生已沒意義了。

社會處強制安置他

社會處表示,這名叫「老烏」的遊民在農曆過年前打電話報警,說他要自殺,希望警方幫他收屍,他在彰化市南郭國小校園內上吊,繩子卻斷了,死不成後改採跳樓,只摔斷腿,他向前來處理的社會處人員說他不會再想不開,沒想到,過年後,卻又接二連三到縣立體育場等地欲上吊尋短,但都被他預先告知的警方救回,社會處人員見苗頭不對,只好在日前強制安置到縣府委託的老人養護機構。

「老烏」老淚縱橫說,他原本在信義鄉砂石場工作,他需要緊盯分期付款所買的砂石車,避免被偷,老婆卻疑心他有外遇,以協議離婚收場,後來砂石車被颱風毀壞,他轉到台中縣當大樓管理員,卻被嫌動作慢而革職,身上沒錢,只好開始流浪,至今已兩年多。

「老烏」表示,他有高血壓及尿酸的毛病,去年想要落葉歸根,才回到彰化市,但是,四個已嫁的女兒及最小未嫁的女兒都不理他,他只好繼續當遊民,想起外孫就到學校偷看他,覺得自己已無親人,疾病交迫,才會想要自殺。

社會處連絡「老烏」的女兒,女兒指控「老烏」有燒房子的舉動,她們害怕,不敢接「老烏」去住。

「老烏」說,他絕對沒有燒房子,而女兒得知他被安置後,卻只派人送衣服給他,近在咫尺,也不願來見面,他考慮要對女兒們提出棄養控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1/today-center2.htm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通常我們只要一到機場,都會等不及地想要離開,但安東尼.迪雷尼卻熱愛機場,愛到待了三年也不想走。

四十三歲的迪雷尼吃、睡、洗澡都在倫敦蓋特威機場解決,只有在領取求職津貼時才會離開。

二○○四年,原本是主廚的迪雷尼失業後窮途潦倒,搬進蓋特威機場南航站大廈。他的存在也並非沒人注意,他被警衛拒於門外不下三十次,即使二○○五年三月機場當局根據法規禁止他入內,他還是不斷地回到機場。

隔年,他被認定為「反社會行為人士」,遭禁止進入蓋特威機場五年,但他絲毫不予理會。他曾三次因為違反規定入獄,其中一次服刑九十五天,但獲釋後馬上回到機場。

迪雷尼本週在法庭上承認自己又觸犯反社會行為法律。法官黑瓦德認為,他這麼想回到蓋特威機場,不應該釋放他,因此將他還押,等候三月十日的宣判。黑瓦德說:「直接回到機場臉皮未免太厚了點,還有其他的地方可以洗澡,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真的非常奇怪。」

但法官拒絕了讓迪雷尼入獄的建議,還下令緩刑服務部門協助他尋找住處。他說:「如果我在報上看到的消息正確,現在監獄人數已達臨界點,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增加問題,把這個人送進監獄呢?就只是因為他在機場洗澡嗎?這樣似乎有點荒謬。」

法庭在審訊時得知,迪雷尼總是衣著整齊,精神沒有問題,也沒嗑藥或酗酒。

辯護律師奈特說,迪雷尼失業後回到家鄉,卻沒辦法找到提供住處的工作,因此開始使用機場設備,自此陷入惡性循環無法脫身,「他被拘留獲釋時通常是半夜,也沒別處可去,才會到機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1/today-int4.htm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21日 02:13 鳳凰衛視

  

  孕婦和尚都是假的

  

  假夫妻打組合行乞

  

  在外討錢在家蓋樓

  在外討錢在家蓋樓

  現在街上向你乞討的人,很可能是“職業乞丐”。據了解,他們乞討收入最高一天可達上千元。

  解放碑街道“勸導組”至今勸導的近兩千乞丐中,真正缺衣少食需要救助的窮人基本上沒有。

  職業乞丐乞討術

  ☆惡人控制弱者 最為惡劣的乞討方式,是健康成年人控制未成年人、殘疾人為其乞討。比如賣花姑娘、賣藝小孩等,多屬此類。為了能撈到更多錢,那些健康的成年人往往讓這些未成年人缺衣少吃,甚至不惜將孩子致殘。

  春節期間,大禮堂附近有一殘疾男孩長期赤膊乞討,救助站工作人員見狀送上御寒衣服、食品等,均被男孩拒絕。知情人透露,男孩被人操控,如果接下除錢以外的物品就會挨打。而赤膊也是應操控者要求,因為“穿起衣服哪會有人給錢?”

  ☆突出自身殘疾 解放碑好吃街沿線,長期活躍著一名坐在板車上、僅有半截身子的乞討婦女。在節假日,常有一個孩子在前面拖著板車沿路行乞。經調查,該女子來自四川鄰水,已來渝行乞數年。目前,其家中不僅養了數十頭豬,還修起三樓一底的樓房,全部都由其行乞所得而來。據稱,在節假日,她曾創下一天逾千元的最高收入紀錄。

  ☆操縱殘疾孩子 羅漢寺附近,有一青年失明男子在此長期賣唱,每天收入在200元左右。勸導隊員上前勸他去救助站或向政府申請救助時,數次被躲在附近的一中年男子打傷。後查實,動手的中年男子是失明者的父親,他操縱兒子乞討,討到錢後就去酗酒。

  璧山丁家一戶三口之家,父母身強力壯可以打工掙錢。為了“快速致富”,夫妻倆將頭部長腫瘤變形(外號“大腦殼”)的女兒每天送到解放碑乞討,平均每天的收入也在200元左右,家中已蓋起兩棟樓房。

  ☆老嫗悲情磕頭 年邁老嫗跪在寒風中,顫顫巍巍,雞啄米似地磕頭討錢。在其身旁多放有已幹透的饅頭等食物,看著讓人心酸。調查發現,這類老太多來自安徽、河南等地,她們家中多已達到“衣食無憂”的程度。不過,每逢農閒季節,她們常常結伴出行乞討。

  ☆吉利話扭倒費 身強體健的中年壯漢也有自己的乞討之道:在開門營業的攤點前耍獅子、打快板、送財神,不給錢就不走人,磨到你給錢為止。

  ☆假夫妻打組合 經常過往八一路的市民可能曾留意到:在步行街口坐著一對賣唱的盲人。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他們是一對夫妻,但事實上並不是。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他們不過是打了個組合──每天乞討所得五五分成。

  對於這樣的組合而言,經常有小動作發生──在他們面前裝錢的盤子里,極少能夠看見5元以上面額的錢幣。那是因為每逢有大錢出現,有微弱光感的老男人一旦發現顏色不同的錢,便趁老女人不注意,悄悄收起來,搓成卷,卷在褲腳處藏起來。老女人也一樣,互相藏錢,渾水摸魚。

  職業乞丐偽裝術

  ★孕婦葬夫 鬧市街頭,一婦女挺著大肚子跪在地上,面前擺放著張“火化証明”。她們通常的說法是:丈夫在渝遇車禍或工傷過世,她現在身無分文。為了即將出生的孩子和早日將丈夫的骨灰送回鄉安葬,請路人資助路費。

  揭秘:此類“孕婦”高聳的肚子多是小枕頭、舊衣服墊成。

  ★學生挨餓 城區街頭,學生模樣的男女坐在地上,用粉筆在地下寫著“找不到工作,太餓了”等,且明文寫到只要三五塊錢之類的。

  揭秘:這些“學生”不過是一些面相較稚氣的成年人。他們多來自貴州都勻,常棲身于菜園壩火車站等地,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學生放假之際是其活動頻繁之時。

  ★人工殘疾 人來人往的街頭,一僅有半截腿的駝背孩子匍匐在一塊鐵板車上,推著一個破爛不堪的飯盆艱難前行。

  揭秘:這個“殘疾人”通常在晚上八九點鐘後,會卸下“全副武裝”──腿本是蜷曲著捆住,外面加上輪胎皮包裹,連“駝背”也是假的。換上幹淨衣服後,他們又變回手腳俱全的健全人。

  ★討錢葬親 一兩個十來歲左右的小孩(多是一男一女),披麻戴孝跪在街頭,捧著一年長者的“遺像”或者“骨灰盒”,多稱父母過世,無錢安葬等,向過往市民討要下葬費。

  揭秘:在兩年多的勸導工作中,每逢碰到這樣的情況,解放碑街道“勸導組”工作人員都會要求其透露真實身份,表示查實情況後將報告政府解決其實際困難。然而,最後結果統一是──“孝子”立馬卷鋪蓋走人。曾有熱心市民將此類求助的孩子護送到市救助站。不過,還沒等孩子在救助站過夜,就有自稱是其父母的人進站,將孩子領走。

  ★孩子生病 大賓館門口或者鬧市區街頭,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抱著一個昏睡不醒的小孩,可憐巴巴攔住路人,稱從外地來, 孩子突然生病,錢又被盜了,要點錢給孩子看病雲雲。

  揭秘:這些婦女懷中的孩子是以每月三五百元的價錢從鄉下“租”來的。為了能讓孩子長期保持昏睡的狀態,她們強制性地給孩子灌含有安眠藥的奶、水。

  ★僧尼化緣 大街上,一個身著出家人服裝的婦女或男子,冷不丁地遞給你一張號稱開過光的護身符。當你接下後,他們會繼續告訴你“我們正在集資修廟,希望你能夠施舍幾個小錢”,並稱你的善舉會得到佛祖保佑等等。

  揭秘:這些人通常是喬裝打扮的“俗人”。被有關部門抓到後,他們都坦言:那些“開過光”的護身符,全部是打批發而來。

  [1] [2] [下一頁]

  

  孕婦和尚都是假的

  

  假夫妻打組合行乞

  

  在外討錢在家蓋樓

  施舍前請你擦亮眼

  為了讓好心市民的愛心不再被蒙騙,昨日,市救助站首次公布了目前常見于我市街頭的“職業”乞討者的行乞術及分布地圖。

  職業乞丐多在鬧市

  據市救助站站長譚欽建介紹,在我市主城區,職業乞丐主要分布在如下地域:

  解放碑步行街周邊、觀音橋步行街周邊等幾大商圈;

  南濱路、北濱路、高新區科園四路、南岸區南城大道、江北加州城市花園附近餐飲一條街等餐飲企業集中地;

  磁器口、羅漢寺等旅遊景點是職業乞丐出沒的新熱點;

  菜園壩車站、朝天門碼頭等車站、碼頭、長途客車站等。

  這些職業乞丐乞討的方式五花八門,可謂各有高招。有的乞丐收入驚人,最高一天可達數百上千元。

  職業乞丐從不去救助站

  普通市民如何判斷街頭乞丐是否有實際困難,市救助站給出最簡單一招:給他們指路到救助站。因為職業乞丐對救助站往往“敬而遠之”。

  解放碑街道“勸導組”還遇到過更令他們噴飯的事──有職業乞丐遇到救助人員後,竟掏出20元錢,要求勸導組“賣2個小時時間給我,我到時間一定走。”

  解放碑街道“勸導組”成立于2005年,至今勸導的乞丐已近兩千人。其中,真正需要救助的窮人有多少?組長周家均坦言:“基本上沒有。”

  於是,在真正的乞丐越來越少的前提下,在一部分人將乞討變成一種“致富手段”的前提下,好心市民該如何施舍愛心呢?

  重慶準備對付職業乞丐

  面對乞丐的“職業化”,我市已開始動作。

  2月初,市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于加強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見》。按照“意見”要求,我市建起“市流浪乞討人員管理辦公室”,專業處理流浪乞討人員管理問題。

  從今以後,我市各部門將實行整體聯動,對占道乞討、占道賣藝、播放喇叭賣唱、糾纏行人買花等“職業”乞討行為,有關部門將加大清理和整頓的力度。那些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反覆糾纏、強行討要或者以其他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的職業乞丐,還將被依法處罰。

  市救助站認為,此舉能夠讓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記者 塗靜/文 郭娟/制圖

  本報調查 假扮殘疾人行乞最讓市民反感

  希望曝光職業乞丐

  遇上乞丐時,你會怎麼做?本報公眾調查中心昨日對358位市民進行了電話調查。

  調查顯示,儘管社會上不乏職業乞丐,但多數市民對他們還是抱著善良的態度。對“當遇上乞丐時,你會怎麼做?”的問題,82.3%的受訪者表示“會施舍”,僅有17.8%的人明確表示“不會施舍”。

  在“你遭遇過的職業乞丐有哪些類型?”的調查中,單人假扮弱者行乞、利用老弱病殘人群團伙行動行乞、編造曲折身世行乞、自稱從外地來渝見網友被騙而討要回家路費行乞……市民列舉出遭遇的職業行乞事例多達30余種。

  在眾多職業乞丐中,假扮殘疾人行乞最讓市民反感,50.8%的受訪者表示此種手法讓人鄙視;而假扮孤殘兒童和孕婦分別獲得了34.7和31.6%的市民反感票。

  調查中,有42.7%的市民希望媒體對職業乞丐長期駐留的地點和招術進行曝光。此外,24.9%的人則倡導市民統一行動,拒絕對街頭乞丐給予錢財──“只要不直接施舍,街頭乞討現象肯定會迅速減少。”記者 劉海燕

  [上一頁] [1] [2]

http://news.sina.com/oth/phoenixtv/301-106-106-106/2008-02-21/02132683114.html

BBC駐巴格達記者繆爾:


伊拉克首都街的乞丐

伊拉克官員說,采取這些措施是為了保護這些流浪者。

伊拉克內政部證實說,當局已下令讓警察拘留那些在首都巴格達街頭沿街乞討的乞丐和精神病患者。

美國和伊拉克官員此前曾表示,最近幾起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是由有精神疾病的婦女實施的。

拘捕乞丐

伊拉克內政部的命令將從星期二起生效。但巴格達警方表示,到目前為止,警方僅僅拘捕了幾個人。

當局下令拘留的街頭流浪者包括:沿街乞討的乞丐、無家可歸的窮人,以及那些明顯有精神疾病的人,因為當局擔心這些人容易被基地組織或其它組織利用,充當自殺炸彈攻擊者。

美國和伊拉克官員認為,至少有兩次最近發生的致命自殺式炸彈攻擊事件,是由患有精神病的婦女實施的,這些人在民兵組織的游說或誘騙下穿上了裝有炸彈的自殺攻擊背心,然後走進擁擠的市場,再由他人從遠距離遙控引爆。。

精神病患者

2月1日在巴格達寵物市場發生的自殺式炸彈攻擊事件至少造成一百多人死亡,而自殺攻擊炸彈幾乎是同時爆炸的。

伊拉克自殺炸彈攻擊現場

寵物市場的自殺炸彈攻擊造成了一百多人死亡。

美國軍方發言人史密斯海軍上將說,毫無疑問,那些自殺炸彈攻擊者都是精神病患者。

史密斯海軍上將說:"可以肯定的是,參與寵物市場自殺炸彈攻擊的兩人都有精神病病史。我們已完全掌握了她們的病歷檔案。我們完全瞭解這些婦女是誰。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這些婦女曾長期接受精神病的治療。"

與此同時,巴格達精神病院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員被指向基地組織提供精神病患者的資料而被當局拘留。

根據內政部的命令,警方將把從街頭找到的精神病患者送往精神病院,而當局會負責聯繫那些從街頭找到的乞丐和流浪兒童的家人,讓這些人的家人把他們接回家。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250000/newsid_7255300/7255350.stm

〔記者余雪蘭、楊國棠/嘉義報導〕元宵前夕,嘉義縣、市各界舉辦聯歡活動慶元宵!

嘉義市愛鄉慈善會昨天在民生里長辦公室前的西榮街,封街舉辦元宵街友聯歡活動。由於街友四散,慈善會幹部與義工們到街友經常聚集地點,一一拜訪邀請他們參加,昨天有四、五十位街友共襄盛舉。

昨天的活動,民生里社區與慈善會的義工們出動了數十人,準備製作湯圓的材料,讓街友們自己動手搓湯圓,義工們並當街起灶,炒米粉、煮麻油雞,街友搓好的湯圓也立即下鍋,現做現煮現吃,熱騰騰的圓仔湯與麻油雞,讓街友們大快朵頤,全身暖洋洋。

慈善會並安排猜燈謎遊戲,猜對者有二百元的紅包,街友們搶答踴躍,晚上由慈善會理事長曾東本、總幹事蔡坤璋、里長鄭秀玉及義工等人帶領街友們提燈籠遊街,溫馨滿溢。

民雄鄉公所等單位,昨晚也在「大士爺廟」廣場舉辦「燈謎聯歡晚會」,吸引上千民眾參加摸彩、猜謎,還可領到一只「咬錢鼠」花燈。

溪口鄉則在「溪口文化生活館」裝置藝術「迴旋曲」前舉辦星光音樂會暨燈籠彩繪活動,親子報名踴躍,陀螺造型提燈塗繪,展現在地特色陀螺的多樣風情。

另外,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溪口北極殿等廟宇今天將出動神明遶境祈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1/today-love4.htm

中廣新聞網 (2008-02-21 00:35)

英國一名男子無家可歸,於是住在機場,一住就是三年。

  四十一歲英國男子安東尼是個廚師,但他無家可歸,而且沒工作,於是以倫敦(蓋特維機場)為家,一住就是三年。

  過去三年,安東尼一直住在(蓋特維機場)侯機大廳,在那裡吃飯,洗澡,睡覺,只有需要進城領取失業救濟金時,才會離開(蓋特維機場)。(蓋特維機場)警方試圖驅趕安東尼,但安東尼不理會,警方最近提出告訴,安東尼只好出庭受審。看來他住機場的好日子快結束了,他今後只有兩個選擇,坐牢、或是返回倫敦,自行謀生。

http://news.sina.com.tw/life/bcc/tw/2008-02-21/003514163539.shtml

台中市陳姓男子被控長期性侵姪女,被害少女不堪受辱,離家出走半年被警尋獲,才爆發遭親叔叔性侵案,台中高分院更一審認為「親人變狼人」惡性重大,昨依妨害性自主罪將他判刑5年,並施以強制治療。

檢審查出,現年18歲的被害少女,自就讀幼稚園起至國中三年級,叔叔利用她年幼懵懂,長期性侵被害人,平均每星期兩、三次,少女年齡稍大不甘受辱,遂於93年8月初離家出走,被害少女被警尋獲後,說出遭親叔叔凌辱。

被害少女說讀幼稚園時,叔叔即要求他含生殖器,她當時年紀小,雖覺得很奇怪、且不喜歡,但叔叔壓著她的頭下去含,她沒辦法抗拒;至國小一年級時,叔叔脫光她的衣服,用生殖器插入她下體,當時她說不要,因為很痛,所以用手推他,但她力氣太小推不掉,至此之後,被害少女常遭叔叔性侵害。

一、二審法官審理時,被害少女都替叔叔求情,稱「我相信叔叔一定會悔改,不要對他提出告訴」,但法官認為被告所為已對少女造成莫大傷害,因此從重判刑8年6月。陳姓男子不服上訴,說不可能每星期性侵害被害人2至3次,高分院法官認定被害人的證詞,有記憶模糊、混淆的情形,才予以減輕判刑。

【2008/02/20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4224791.shtml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9日 21:26 中國新聞社

  一批“90後”新兵,如新鮮血液給警營注入了清新與活力,同時也為部隊軍事訓練、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他們入伍的目的是什麼?來到部隊後身體和心理素質如何?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武警江西總隊二支隊新訓大隊進行調查採訪。

  從“曲線就業”到“保家衛國”128名“現實主義者”請求上一線

  【事例】周全,1990年8月出生。去年,周全考上了南昌大學,但他卻選擇了入伍。周全說:大學畢業後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當兵退伍卻可以安排到鐵路部門。原來,周全的父母均在鷹潭火車站上班,今年是“子女當兵退伍後可以安排到鐵路部門工作”相關政策的最後一年。

  【調查】新訓大隊一份調查顯示:占新兵總人數33%的“90後”新兵價值觀現實,入伍動機明確。其中“想考學提幹”的占32%;“想學一技之長”的占26%;“想選取士官”的占11%;“想見見世面、鍛煉提高自己”的占21%。這一組數據引起了支隊黨委的重視。如何正確引導這些“現實主義者”端正入伍動機?支隊打出了“組合拳”。

  在教育內容上,支隊進行了“革命軍人的價值在于奉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等專題教育,矯正了某些新兵的認識誤區和行為偏差。在教育形式上,將一部分課題交給“80後”的排長、班長,授課人結合自己的經歷“講述自己的故事”,有針對性地解答了“當兵幹什麼”、“軍人的價值在哪裡”等問題。在教育方法上,組織新兵到駐地參觀革命舊址和改革開放成果展,了解改革開放的艱辛歷程和重大歷史事件,明白“改革開放是富國強軍的必由之路”這個基本道理。

  強有力的“組合拳”,有如一劑催生素,為新兵催生出保家衛國的動力。新兵周如奮在日記本上寫道:“人生因為有理想而精彩,這讓我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標。”該支隊政委劉小林告訴記者:“前幾天,駐地發生一起山火,128名‘90後’新兵請求上一線。”

  【感言】 緊張的社會節奏、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讓“90後”變得很現實,價值觀念也呈現多元化。其實,“90後”新兵個人的發展與軍人的理想並不矛盾,而是要讓他們明白,軍人的價值應該怎樣體現出來。

  從“沉迷于網絡”到“成就于網絡”“網蟲”“新訓天地”里找到成就感

  【事例】顏磊,1990年5月出生。第一次班務會,班長張軍建議大家將身上的現金存入銀行,所有新兵齊聲叫好,惟獨顏磊從嘴里蹦出一個字:“頂!”。原來,顏磊有著9年的網齡,沉迷于網上聊天和網絡遊戲。在這次班務會上,他先後3次使用了網絡語言,筆記本上諸如“bz要挖M(班長要我們)”、“↓樓(下樓)”的記錄有5處。

  【調查】1月6日上午10點,記者在新訓大隊學習室里看到,一排排電腦前座無虛席,新兵們有的在看電影,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聊天室里和戰友交流。已經是新訓大隊網絡中心特聘網管員的李志強說:“其實網絡並不可怕,如果你能把控它,它就能乖乖地為你服務;如果你沉迷于它,那它就會成為一個惡魔,毀掉你!”如今,像李志強這樣的“90後”新兵很多,楊國攀成了計算機知識小教員,顏磊製作的擒敵術三維動畫解決了10多個擒敵術訓練技術難題……

  新兵到隊前,支隊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100台電腦,並將支隊局域網延伸到了新訓大隊,開設了“新訓動態”、“訓練影像”、“視頻點播”、“聊天室”等十幾個特色網頁和專欄,打造了集新聞、教育、娛樂、建言獻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訓天地”網絡平台。新兵到隊後,相繼建立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興趣小組,讓新兵擔任教員或網絡中心網管員,組織新兵開展“動畫製作”、“網頁設計”比賽活動,把新兵從QQ秀、勁舞團上尋求刺激逐步引導到發揮特長為部隊服務上來。

  新訓大隊大隊長崔鋒告訴記者:“開始,我們曾想到要遏制和阻止新兵接觸網絡,但後來冷靜想一想,這好比關上窗戶防蒼蠅,同時也將清新的空氣擋在了窗外。”

  【感言】 “90後”生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懂事後就泡進了信息時代,他們對新媒體的熟悉程度和依賴性遠遠超過上幾代人。這些都是社會賦予他們的時代烙印,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而是要用辯証、欣賞的眼光積極地做好引導工作。

  從“生活獨立”到“精神獨立”15位“不放心家長”安心返鄉

  【事例】南漭,1990年5月出生。南漭入伍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抱著考學的想法入伍。因身體不協調,訓練跟不上全班的進度,他感到前途渺茫,逐漸變得沉默寡言、食欲下降,夜里還經常失眠,萌生了退意。

  【調查】“90後”新兵97%是獨生子女,入伍前大多有過住校的經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但“生活獨立”並不等於他們“精神獨立”,一旦遇到挫折或苦惱時便習慣性地打電話向父母求助。如何盡快讓他們實現由“生活獨立”到“精神獨立”的轉變?二支隊黨委“一班人”的做法是: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新兵走向“精神獨立”。記者發現,這一條已經寫進了《二支隊2008年度新訓工作指示》。

  新訓大隊還經常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邀請心理教育專家來部隊解答疑問,定期對新兵進行心理測查,並建立了新兵《心理健康檔案》。同時,新訓大隊還專門創立了一套精神行為訓練法,主要以實際操作為主,提高新兵心理和生理的適應能力、自控能力、承受能力,培養他們獨立處事的精神,鑄造堅強的意志品質。

  前幾天,南漭的父親悄悄地來部隊,目睹班長郭其坤正端著一盆熱水為扭傷腳的南漭泡腳一幕後對身邊的新訓幹部說:“看到你們這樣細心地照顧我兒子,我們做家長的放心了。”據了解,一個月的時間里,已經有15位“不放心家長”安心返鄉了。

  【感言】 “精神獨立”比“生活獨立”更重要。“90後”新兵入伍來到部隊,是一次精神上的遠行,這意味著他們所習慣的思維模式到了嶄新的環境要麼不夠用,要麼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給他們以人文關懷,讓他們時時感覺到要求雖然嚴格但人格受到尊重,訓練雖苦但心情保持愉快。

  從“超新人類”到“超級士兵”6名“另類”文體舞台當主角

  【事例】王聰,1990年4月出生。到部隊不足一個星期,班長張江彪就發現王聰的褲子破了3個洞。班長提出給他補好,沒想到他死活不肯。班里其他新兵告訴張江彪,那3個洞是王聰自己故意弄破的,這叫乞丐服,越破越好:一個洞時尚,兩個洞潮流,三個洞個性。

  【調查】“這樣的兵真沒見過”、“這樣的兵怎麼帶”,針對新訓班長、幹部的疑慮,新訓大隊黨委進行了分析:“90後”新兵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但鑒別能力低,對社會上流行的東西,無論是精華還是糟粕往往一並吸收,與“80後”相比,他們個性更加張揚,個別人甚至變得另類。

  為此,新訓大隊對新兵進行了“軍人道德規範”教育,從規範言談舉止等具體內容抓起,培養新兵的文明習慣,並制定《二支隊新兵行為規範准則》,按制度對穿乞丐服等行為舉止進行規範。每周六在新訓大隊開展一次“超級士兵”評選活動,由新兵自己選出身邊的“明星”,讓新兵有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連續兩次贏得“超級士兵”擂主的王聰說:“由於我的另類,在家時沒少挨爹媽批,但他們批得越厲害,我就越抵觸。可到了部隊後,幹部和班長非但不批評我,反倒鼓勵、引導我將興趣轉向有益於自身發展和部隊建設上來,現在我的擒敵術、器械水平在全大隊新兵中是最棒的。”

  【感言】“超級士兵”的另類表現可能一時讓人無法接受,但只要這種另類表現是不以張揚個性為名而故意標新立異、刻意地捏造花樣或凌駕于集體、群眾利益之上,與條令條例不相衝突時,就應該努力去發現其中積極實用的東西,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記者 郭曉宇 本報通訊員 吳吉兵 李凌志) 【編輯:朱鵬英】

http://news.sina.com/oth/chinanews/301-101-101-102/2008-02-19/21262679644.html

2008-02-18 14:27: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戴爽

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從唐代吸收了胡人習慣以後,發展出了漢人衣冠。

清代服飾讓一些特立獨行的王公貴族不滿,有人竟寧願穿乞丐裝來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

    在中國歷史上,伴隨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都會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化的服飾制度。香港文匯報今日刊文稱,這種制度不但為禮教所維護,而且植根於人們的內心深處,不敢輕易逾越。然而隨著社會風尚的變化,尤其是當一個王朝的控制力日漸減弱的時候,人們對服飾求新求異就會成為一種必然,從而引起正統人士的不滿,謂之“服妖”,甚至以為是亡國之兆。明清兩代就是顯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推翻蒙元舊制是其要務,其中就包含了衣冠制度。 

    洪武初,朱元璋主要從布料、樣式、尺寸、顏色四個方面,確立了明代服飾制度。這套服飾制度的中心內容是貴賤有別,服飾有等,不同階級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級的服飾,不能混同,更不能僭越。如明法典規定,只有王公貴族、官員,才能使用錦繡、綾史等服飾布料,庶民則只能用綢、素紗,至於商人,因為位居四民之末,是朱元璋要大力抑制的對象,更是連綢、紗都不準使用,只能用絹和布了。服飾等級制度可不是說說好玩的。整個洪武年間,朱元璋屢次申述服飾禁例,一旦有人違犯,就會受到嚴厲制裁。當時有百姓不許穿靴的禁令,有三十八位南京市民就因為違反了這條禁令都被充軍了。

    這樣嚴格的服飾等級制度,契合朱元璋的小農經濟觀念,也部分寄託著“崇儉去奢”、端正風俗的理想。但服飾的單調呆板,畢竟遮蔽了服飾原本具有的審美功能,尤其是社會總在不斷發展,人們在穿著打扮上的個性化、美學化追求很難被一紙禁令所嚇倒。明中葉以後,商品經濟發展很快,城市更加繁榮,王陽明的心學等所謂“異端邪說”也漸入人心,這些都為人們的物質生活改善,特別是在服飾上衝破傳統等級鎖鏈打下了基礎。一時間,在江南的一些城市裏,各種服飾爭奇鬥艷,而發展到極端,就是“服妖”的出現。曾有一位閒居的官員進了一趟城,發現滿街的生員秀才其裝束全是紅絲束髮,嘴唇涂著紅色的脂膏,臉上抹著白粉,還點綴著胭脂,身穿紅紫顏色的衣服,外披內衣,一身盛粧,宛如麗人,這位滿腦子正統思想的官員不禁感慨萬千,改宋詩一首曰:“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儘是讀書人。”

    其實這位官員的慨嘆是多餘的。“服妖”的出現,與其說是對傳統的反叛,毋寧凸顯了城市繁榮之後的商業社會的一種特質。

    如果說明代“服妖”的特徵是求麗鬥艷,其推動者是市井小民,那麼清代的“服妖”則恰好相反,變成以“寒乞”為時尚,而其推動者則是貴胄子弟。近人李孟符著《春冰室野乘》記載,自光緒中葉以來,京城的王公貴族“皆好作乞丐裝”。他親眼見到一個少年“面黧黑,袒裼赤足,僅著一犢鼻褲,長不及膝,穢黑破碎,幾不能蔽其私。腳躡草履,破舊亦如之”,可是其侍從竟有“戴三品冠者”,後來洗了一把臉,又顯出“白如冠玉”,原來此人居然是某王府的貝勒,著的是煤灰涂面的“時世粧”。李孟符向朋友打聽,這才知道這種以寒乞為時髦的“時世粧”已在京城貴人中廣為流行。後來身經庚子之亂的李孟符不禁感嘆,這種“服妖”實為神州陸沉之預兆。

    明清兩代“服妖”風尚各異,實質則一,均為人們對服裝求新求異心理的一種反映。按照中國傳統觀念,衣冠關係人倫風俗,所以要設置種種條條框框加以限制,但所謂物極必反,限制得越厲害,反彈得越激烈,“服妖”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將服飾的功能看得簡單一些,對下民的穿著打扮輕易不去干預,又哪會有“服妖”的市場呢?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8824/2008/02/18/3365@1947145.htm

大學畢 曾留美 女遊民 住空屋 吃佛堂 泡免費溫泉

穿回收衣 足登長筒雨鞋剪裁的短筒包鞋 走累了就搭百貨公司免費接駁車 她說流浪是最佳職業

本報記者劉峻谷 在台北市天母地區與她錯身而過,不仔細看,不會發現她是個遊民。因為她受過高等教育,過「高等」遊民的生活。 四十四歲的傅姓女遊民曾是北一女名列前茅的高材生,國立政治大學銀行保險系,曾到美國留學七年;五年前起,她四處流浪,衣,穿回收衣服,泡免費溫泉;食,到宗教慈善團體或佛堂用餐;住,睡在有產權糾紛蓋了一半的空屋;行,搭乘百貨公司免費接駁車。昔日的才智,讓她善於收集資訊,善用社會資源,日子過得逍遙。

傅姓女子說話輕聲細語,嗓音甜美猶如廿歲的少女,常穿一件綠色碎花連身衣褲,長褲截一半變成半短褲,褲邊有碎碎的流蘇,腳上是一雙長筒雨鞋剪裁的短筒包鞋;為了透氣,還在鞋上剪了幾個花樣。她說:「這雙晴雨鞋,四季都可穿!」

她不願多提身世

家境不錯 曾經做過看護

對於她的身世,傅女一語過帶不願提起。據側面了解,傅家家境不錯,雙親已逝,她有三位哥哥,其中兩位住台灣。民國七十四年她赴美留學不順遂返台後,三哥、三嫂對她照顧有加。她後來遊走各醫院當看護,因為常要求植物人、中風老人或重度殘病患起床運動、吃飯、擦屁股,而時與病患家屬起衝突。她理直氣壯地說,病患一直躺在床上怎能康復,要他們起床運動,錯了嗎?

「觀念沒有錯,但用錯了地方!」傅女的家屬說,她到美國念書期間,認為美國福利制度是最人性的制度,從此不滿台灣社會。她說「不知道是社會遺棄了我,還是我遺棄了社會。」

帶她看心理醫師

有沒有病 要醫師用看的

傅女家人指出,傅女認為「得到,不必一定要有付出」,所以不願到任何需要付出、講求回饋的地方工作或換一頓飽餐,她將欲望降到最低,只需維持身體生存即可。

家人一度認為她精神有問題,帶她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誘導她講話,傅女講不到三分鐘就不講了,她說「既是醫生,用看的就應該知道我有沒有病!」最後連醫生也沒輒。

家人勸她再找工作,她說,眼睛有乾眼症,不能長時間看營幕或閱讀;話講久了喉嚨會不舒服;脊椎痛不容久坐,膝蓋受傷不能久站,無法工作。對於外人批評她「好吃懶做」,她不以為意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流浪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

不接受兄長接濟

降低物欲 得到不必付出

不當看護也不願再接受兄長的接濟,傅女開始流浪,實踐她「只要維持生存,每天過著閒情逸致」的生活。為了解決日常的食衣住行,她在天母地區找到一處蓋了一半、有產權糾紛遲未復工的空屋居住,雖然沒水沒電,防風防雨沒問題,只是跳蚤、蚊子多了些。她認為蜘蛛可以吃蚊子,所以從不清掃牆上的蜘蛛網。她在此一住就是兩年。

一天只吃中、晚餐,天母地區自助餐店常施捨她當天沒有賣完的飯菜,有時候到佛堂吃免費素餐,要是佛堂要求她做簡單的打掃工作,她馬上換一家用餐。如果有人請她吃飯,她會要求去「吃到飽」的自助餐;用餐的前卅分鐘不能講話,以利她好好地、專心地飽餐一頓;期間不斷將不易腐爛的食物塞進袋子,準備下一餐、甚至是明天的食物。

她擁有的衣服約十件,季節變換她就到舊衣回收箱找合適的衣服,有什麼穿什麼,不合適就自已改;拿條繩子串只電子表就成了項鍊,天氣熱了,扯斷長褲改成半短褲,涼爽透氣。

「散步,是我現在唯一的運動。」傅女說,天母地區一個小時腳程範圍 內都是她散步的區域,散步去找吃的,散步到育幼院、醫院洗澡洗衣;邊散步邊思考,不想走,就搭附近醫院、百貨公司的免費接駁公車到士林夜市走走。

流浪也有厭倦時

刑滿出獄 開始想找工作

六月上旬SARS疫情稍緩,北投溫泉業者為了提振買氣,十五家溫泉飯店推出一星期免費泡溫泉專案,她足足泡了一星期免費溫泉。她說,天天泡溫泉洗澡真舒服。

家人對她仍抱著希望,三哥為她繳健保費、為她買醫療意外保險,每星期要求她回家一次領零用錢,期望她能自立自強。今年初,傅女為了果腹而行竊觸法,被處拘役卅日。刑滿出獄接受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的輔導,開始有了想找工作的欲望,家人得知後相當高興。

她說:「雖然流浪是最佳的職業,但也有厭倦的一天。」她想找工作,希望能找到拯救快倒閉商店或企業的企劃工作。近日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打工,用電話追蹤甫出獄更生人的工作情形。


【 2003-06-30 / 聯合報 / A11版 / 綜合 】

2008-02-20 05:23:59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編輯:王文光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葛懷宇):伊拉克內政部19日表示,伊拉克警方已經接到命令收容巴格達街頭的乞丐、流浪者和智殘人士,防止他們被武裝分子用作自殺式炸彈襲擊者。

  伊拉克內政部發言人阿卜杜勒-卡利姆·哈拉伕當天表示,這一清掃行動中收容的人員將被移交政府有關機構,以便向他們提供食宿。同時這項措施也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他說,“基地”等武裝組織已經開始利用那些智障者等不易受到懷疑的人幫助其發動襲擊行動,殺害無辜平民。不過,他並沒有詳細介紹警方將以何種標準來確定收攏的對象。

  目前美國軍方已經對伊拉克內政部採取這一措施表示了理解。

  近來,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有所增加。本月1日,兩名女性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導致近100人死亡。伊拉克安全部門表示,兩名襲擊者都是智障女性。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19224/2008/02/20/1745@1949231.htm

時間: 2008-02-20 09:37:58 來源:新華網湖南頻道 【關閉

    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像候鳥一樣不停地遷徙。城市流浪乞討者,一個居無定所的特殊群體,盡管過著饑飽無時的生活,但當救助部門伸出溫暖的雙手時,他們仍然選擇流浪。    城市“漂泊族”,何日是歸程?

長沙市救助管理站一角  新華社記者黃興華攝

    多數流浪者不願進救助站

    民政救助站曾被流浪乞討者稱之為“生命的港灣”。2003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下稱《救助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應當採取積極措施及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但記者在採訪時發現,近年,一些城市的流浪者,寧願選擇繼續流浪,不願接受救助。

    2月1日,漫天飛舞的大雪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長沙火車站不遠處一地下停車場偏僻的角落裏,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人和衣倒在幾塊硬紙板鋪好的“床”上,身上蓋著一床成色還算新的棉被,旁邊則是一堆廢舊報紙和破銅爛鐵。

    長沙市救助站副站長陳年喜和他的搜救隊員上街搜救時來到這裏。陳年喜徑直走到這位漢子跟前,像是對老朋友說:“老魯,今晚氣溫太低了,還是跟我們一起去救助站吧!”

    氣象部門預報,當天氣溫最高零度,最低零下5度。

搜救人員在街上動員流浪漢接受救助  新華社記者黃興華攝 

    被稱為老魯的人懶懶地睜開眼睛,沒好氣地說:“早跟你們說了,我跟你們去了,是可以享幾天清福,但我這些破爛怎麼處理。要知道,我還靠它換錢給家裏置辦年貨呢。”

    今年42歲的老魯來自湖南常德市一偏僻農村,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全靠他在外拾破爛維持生計。前幾天,搜救隊幾次找到他,想帶他回站裏,但都被他以同樣的理由拒絕。最後,搜救隊員們從車上抱來一床棉被、一雙棉鞋,還留下兩包方便面、兩包餅幹後才離開。

    在1月中旬以來的罕見冰雪災害中,廣州救助隊啟動黃色防寒救助體係,每天都上街搜救流浪乞討人員。但盡管寒氣逼人,救助服務隊深夜巡城時, 多數露宿者不願進救助站。

    當地媒體報道,1月17日夜,中山三院門口,搜救隊隊長曾鵬發現三個跪倒在地,向行人乞討。三名乞討者掀開頭巾,竟是一位年輕的婦女和兩個幼童。救助隊員心疼地說:“這麼冷的天,怎麼讓兩個孩子跪在這裏,快,把衣服穿上。”那位婦女睜大眼睛,一臉防備,把孩子摟在身邊。救助隊員再三勸說:“孩子這麼小要凍壞了,跟我們去救助站吧,那裏暖和,避避寒,讓孩子睡個好覺。”但年輕婦女執意拒絕,“不,我們不去,我們有住的地方。”

    軟泡硬磨,最終還是沒能聽從勸告,年輕婦女背起幼兒收拾行囊離去。

三大因素影響救助

長沙市救助站內流浪人員在看電視  新華社記者黃興華攝

    記者日前來到長沙市救助管理站辦公樓,在這後面,便是為流浪乞討人員安排的幹靜整齊的救助區。這裏的房間有十多平方米,一般只睡4人,結實的木板床上被褥整潔,床單平整,還有專門洗漱的水房,就餐的飯廳。正在這裏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來這裏後,一日三餐,早餐饅頭、包子、稀飯、小菜,一樣不少。另外兩頓正餐,基本是一葷兩素。晚上,他們還可以集體看電視。

    但就是這樣一個頗為溫馨的“避風港”,流浪乞討者為什麼不願“光臨”呢?救助站的負責同志分析,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按有關規定,救助站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是一項臨時性社會救助措施,救助工作一般不超過10天,超過期限後救助站工作人員會勸服被救助人返鄉。乞討人員則認為,與其在家受窮,不如進城乞討。

    1月25日下午1點,重慶市市區,一名68歲的流浪老人引起重慶市救助管理站同志的注意。救助隊員給他面包,他欣然接受;給他尼子大衣,他也接受。但表示救助站可以幫助他回老家時,他卻搖頭拒絕了。

    救助隊員們打聽後才知道,這個名叫譚桂林的老人來自重慶銅梁,那天早上才從當地救助站拿到回家的火車票,但他並不想回家。

    “家裏沒有吃沒有穿,我回去做什麼?”

    對他而言,也許,無依無靠的他,回家走的就是一條比流浪還要艱難的路。盡管百般勸導,他還是選擇了流浪。

岳陽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在立交橋下救助流浪人員  新華社記者黃興華攝

    其次,流浪乞討人員在救助站沒有“自由”。被救助者進入救助管理站後,工作人員一般是不允許他們隨便外出走動的,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救助站很可能會變成“食堂+旅館”,救助工作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而對于流浪乞討者而言,他們平時遊走于城市的各個角落,一下子過上救助站的生活,確實度日如年。

    再次,救助站除了“包吃包住”,並為流浪乞討者提供返程車票處,一般不會給乞討者現錢。這樣,許多以拾破爛為生甚至乞討為“職業”的人就沒有了“經濟收入”,他們感到劃不來。

    1月30日,地處湘北的岳陽市區琵琶王立交橋下,當地救助人員找到一名以橋洞為“家”的李姓流浪老人,大家勸他去救助站。老人擔心自己撿來的廢舊什物被別人偷走,沒有成行。最後,工作人員只好給他留下一床被子和幾件衣服,還給他留下充足的食物和飲水。

    “平時接受救助的最多的是突然遭遇不幸的那些人,”岳陽市救助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差旅途中盤纏不夠,或被偷被搶被騙,這些人舉目無親時往往需要得到救助。”

    “當然,也有相當部分是流落街頭的精神病患者或智力障礙患者。對于這些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我們往往採取‘強制’措施,對其進行保護。”這位負責人說。

流浪朋友,請與我們同行

圖片說明:流浪人員坐地不起,不願接受救助。 來源:重慶晚報

資料圖片

    越來越多的流浪乞討人員不願走進救助站,引起社會人士的擔憂。

    一些城市的城管執法隊員認為,對于流浪乞討者而言,乞討是他們的權利,但有些乞討者的確有點不像話,每當看到外國人,拼命往上“貼”,不要個幾十幾百元不走人。

    “這麼多的乞討者的確影響城市形象。”

    “我們沒有強制權,不能趕他們走,又不能把他們送回家,的確讓人頭痛。”一名城管隊員表示。

    同樣頭痛的還有街上執勤的民警。

    新的《救助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公安民警對于以前叫做“居無定所”的人員沒有了強制權,即使公安民警“收”了這些人,也沒有地方“容”他們了,因為收容遣送站不存在了。

    “現在,我們勸說乞討者自願接受救助。如果將他們強制送進救助站,流浪乞討者甚至還可以告民警。”一名民警說。

重慶解放碑步行街的流浪兒結束了流浪生活 記者 錢波 攝

    長沙市救助管理站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他說,在以往實施的《收容遣送辦法》中,那時流浪乞討者對政府收容制度產生“敬畏”情有可原。但在《救助管理辦法》中,大部分義務是給救助站規定的,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對被收容遣送人員的義務要求,如救助站應根據受助人員的需要提供5項救助,如食物、住處等。並強調應當按性別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員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管理。救助人員的職責與被救助人員嚴格區分,違反職責要承擔相應責任,等等。可以說政府充分考慮到了被救助人員的生活方便舒適,但不知為何,仍然叫好不叫座。

    “其實,幹我們這一行,平時累點算不了什麼,最難受的是你想去救助別人,對方也確實需要救助,但就是不向你求助,甚至你去施救,卻根本不領情。每當這個時候,我特別想對他們說,流浪朋友,請與我們同行!”(黃興華)

(責任編輯 陳輝)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b.xinhuanet.com/jdwt/2008-02/20/content_12493564_2.htm

【本報記者薛泰安洛杉磯報導】洛杉磯市警局日前在華埠的速食餐廳「漢堡王」(Burger King)舉辦紀念洛市警局殉職霹靂小組西蒙斯的募款活動。但卻距離餐廳不到一哩處,發生流浪漢擾民的事件。當時一名遊民向路人討錢,被拒後作勢打人,剛好被參加募款活動的洛市員警撞見。在警方詢問過程中,行經附近的華裔趙小姐也出面向警方投訴。她表示,此遊民是慣犯,不給錢就會動手,等到巡邏警察到現場時,早就逃之夭夭。

對此,辦案的員警深表無奈,若沒有直接的證據,很難以片面之詞逮捕遊民,警方最多只能把遊民的身分紀錄下來。

遊民在接受盤問時,顯得相當無辜,甚至對被害人的指控一律否認,但當被警方釋放後,隔了幾條街又故技重施。當地華人對華埠附近流浪漢的問題更是不堪其擾。

2008-02-19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la-news.php?nt_seq_id=1672703

2008-02-19 02:05:27

隨著法拍屋不斷增多,一些無家可歸者有了新的落腳之處。 美聯社

  【本報編譯巴斯聞2月18日報道】美國現在出現的法拍屋危機還形成了另外一種富有諷刺意味的景觀:某些無家可歸者現在利用空置等待拍賣的房屋,成為其中的居住者。

  據美聯社報道,法拍屋與那些釘有木板的被拋棄的破屋子相比有諸多長處:有時這些法拍屋中還有暖氣、電燈和自來水。

  一個名叫詹姆斯的41歲前罪犯承認,他就住在被人拋棄的房屋中。他對法拍屋設施提供的方便深感滿意。

  但是,無家可歸者霸占著這些等待法拍的房屋也有許多的危險,其中包括,如果這些房屋停電的話,入住者使用蠟燭可能引起火災,而且他們還可能與光顧這里的毒品販子、妓女、竊銅的小偷或警察發生對峙。

  某無家可歸者權益組織的領導人說,許多無家可歸者將法拍屋危機看成是找到低價住房(其實是免費的住房)且有個人隱私的好地方。

  該機構對最近克利夫蘭市中心外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這些露宿的人從過去的40人下降到了17人。這一人數下降有多種原因,但法拍屋增加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克利夫蘭市的無家可歸者人數平均每個晚上為4000人。而在克利夫蘭郊區的庫亞何加縣,據估計有1萬5000家獨立屋因為法拍而空著。

  前面提到的詹姆斯不喜歡住在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內,因為住在那里需要遵守許多法規。他說,在過去的9年中,他因為毒品問題及其它指控而坐牢或是成為無家可歸者。他注意到因為法拍危機而出現的用木板圍釘起來的房屋增加也給他帶來了不少機會。

  他說,一幢剛進入法拍程序的建築是他們這些人入住的最好的場所。

  迄今為止,有非正規渠道的報道披露,有些法拍屋因為蠟燭走火而被焚毀,一位無家可歸者因為點火取暖而被燒死。

  克利夫蘭由于法拍屋比例很高,而且許多法拍屋距離市中心的收容所很近,使得該城市成為美國無家可歸者占用法拍屋的一個典型地區。http://financenews.sina.com/chinapress/000-000-107-107/201/2008-02-19/0205266269.shtml

新華網廣州2月19日電  據《信息時報》報道,目前廣州市內已有多個市政公園面向市民免費開放,那麼這些公園在免費以後發展和現狀又是如何?昨日本報記者專程前往廣州市人民公園、東風公園、青年公園、醉觀公園等幾家率先實現免費開放的市政公園實地了解情況,這些公園的相關負責人就廣州市公園能否免費開放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和經驗。

東風公園

東風公園坐落在廣州大道北,始建于1997年,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個集遊覽、觀賞、休閒、遊玩、健身于一體,老少適宜的綜合性公園。2003年開始,東風公園正式免費對市民開放。

收費到免費環境沒變差

經過4年的運作,東風公園現狀如何?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公園實地了解情況。

雖然公園實行免費開放,但大門位置都安排有相關管理人員把守。進入以後,整個園區內一派祥和寧靜的氣氛,盡管並非公眾休息日,前來公園遊玩的市民仍絡繹不絕,與廣州市其他收費性質公園相比,東風公園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園區內分為風景遊覽區和部分機動項目遊樂區。整個園區的衛生、綠化情況都有很好的效果,多名環衛工人在各條主幹道上及時清理掉落垃圾。居住在附近小區的王大爺告訴記者,東風公園剛免費的時候,他還擔心公園環境和秩序會不會變差,但這幾年下來,整個公園都一直保持了原有的良好狀況,這讓他們這些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更增添了對東風公園的喜愛之情。

建議:政府公園共同承擔運營經費

“現在公園的整體運營費用由政府財政和公園共同承擔。”東風公園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東風公園從2003年開始免費對市民開放以後,公園目前每年的運營經費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市財政預算撥款,另一部分由公園自籌資金解決,目前公園自籌這一部分主要是依靠在園區內設立市民服務項目,向社會公開招標引進部分遊樂設施等方式獲得,這樣做既提高了公園的吸引力,也為公園增加了收入來源。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于廣州市市中心,面積4.46萬平方米,1918年建成,是廣州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公園。1999年按照當時市政府統一安排,拆除公園四周圍墻,免費向市民開放,人民公園也是廣州市為數不多的全開放式市政公園。

流浪人員把家搬到這裏

昨日下午,當記者來到人民公園時,整個園區內可謂熱鬧非凡,沿中軸線兩側的石桌椅上,全部聚滿了下棋、打牌的市民,每張臺前還不約而同聚集起眾多旁觀者,不時為了一步棋的得失大家還不免爭論一番。與之前不同的是,現在的人民公園不再像以前那樣,園區各個位置都布滿劃地為界的各種唱歌、舞蹈團體。而是在園區內開始實施動靜分區管理,按照統一的規劃,相關團體都安排到公園的南面統一活動,整個園區顯得井然有序。

但人民公園由于是全開放式公園,園區內也暴露出一些因此而產生的問題。由于沒有了大門管理,進入公園的市民量多、人雜,在位于公園南邊的幾棵大樹下,一些流浪人員大包小包幾乎將家搬到了這裏,白天就將家當打包放置樹下,晚上席地而睡。同時許多市民沒有衛生環保意識,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情況比比皆是。

建議:免費公園管理關鍵在“治人”

越秀區公園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于公園內的流浪閒雜人員,管理方對于這些人明顯沒有執行強制措施的權力,只能採取勸說等辦法,但往往是前腳勸走,後腳這些人又回到了原處。另外對于公園內亂扔垃圾的,清潔人員肯定是沒有處罰的權力,只能跟在後面不斷打掃,這根本沒辦法提高這部分人的衛生意識。由于沒有相關的法規約束,就更增加了免費公園的管理難度,有些公園只能制定一些相關的公園管理規定。因此在她看來,免費公園的管理關鍵還是在“治人”。

青年公園

青年公園坐落在荔灣區中山八路公交總站附近,是一個區屬公園,面積共有3萬多平方米。公園在1998年就開始免費對外開放,是廣州市最早對外免費開放的公園之一。

免費後設施被盜嚴重

今年正好是青年公園免費開放十周年,但目前青年公園的免費開放之路卻舉步維艱。“自從免費開放後,公園成了盲流的樂園,一些盲流吃喝拉撒都在公園裏,有的已經在公園裏住了好幾年了。他們夏天就直接穿著褲衩跳進公園景觀湖洗澡,並隨處亂毀壞設施,很多人還直接把這些設施拿去當廢品賣!” 廣州市青年公園管理處主任文建國對記者說:“ 水井蓋、水龍頭、廁所門、路邊的桌椅、垃圾桶、健身設施、路燈……公園裏凡是能賣的東西全部被盲流偷得一幹二凈,以前每個星期基本上就要換一次,每年公園修復、補充這些設施要花10多萬元,後來我們實在沒精力換,公園裏水井蓋全部換成水泥的, 因為水泥重,盲流搬不動。”

更讓文建國憂心的是公園的日常維持問題,目前公園經費嚴重不足。文建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荔灣區每年給公園補貼的全部費用是80多萬元,這80萬是公園的全部經費來源,公園所有的支出(40多員工的工資、公園設施維護、水電費、治安費等)都從這裏支出。而這很明顯是不夠的,起碼還要再增加一倍經費才行,因為光員工工資這一塊佔用大部分經費,而公園裏設施的損耗又這麼嚴重。

建議:門檻沒了要保證制度完善

文建國認為公園免費開放這個初衷是好的,但相應制度跟不上就會適得其反。因為門檻沒了,所有的人都進來了,這就得保證經費和制度完善。“如果經費足,我們就可以多安排一些保安巡視,減少公共設施無端損失,如果制度齊全,盲流我們有權不讓他們進公園,那麼就不會出現目前的這些困境。不像現在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醉觀公園

醉觀公園是一個綜合性區級公園,建于1984年2月,佔地3.39萬平方米,2003年7月免費對外開放。

有市民願回到收費時代

昨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位于荔灣區的醉觀公園,發現公園裏人聲鼎沸,晨練的、唱歌的、拉二胡算命的、打麻將的,宛若走到了大集市一般。一些正在晨練的老人對記者感嘆:“我們寧願回到以前公園收費時代,因為我們本來就是為了娛樂、放松身心。但現在公園正在逐漸失去這些東西。現在每次到公園鍛煉身體,發現到處鬧哄哄的,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都沒有,累了想找個長椅休息一下,卻發現上面一些破衣爛衫的人正躺著睡覺。

建議:提高市民素質是根本

“廣州目前還不太適合所有的公園全部免費開放,因為人們的素質還沒跟上來,應該實行低門檻的開放,哪怕象徵性的設立一個門檻也行。”記者昨日在廣州醉觀公園採訪時,醉觀公園管理處主任王笏義對記者說。

醉觀公園免費開放後,進入公園遊玩的人數大大增加,而且由于門檻降低,遊玩的人素質也降低不少,公園的環境衛生面臨相當大的壓力。與免費開放之前相比,公園的設施損耗起碼多了一倍,因此醉觀公園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經費問題。不過從根本上來說,公園的免費開放還應該從提高市民的素質著手,在素質沒有提高的時候,有必要設立一個門檻來維護最大人群的利益。(完)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19/content_12483887.htm

■ 朴梓

昨天電視新聞及報載一名在彰化頗有名氣的賴姓婦產科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境優渥,因故約於廿年前開始自我放逐,成為街頭遊民。近日寒流來襲,縮在街頭一角,被送到安養院安置。本人與這位賴醫師在彰化市文化中心及圖書館有數面之緣,也有過簡短的交談,對他的印象是「不與人爭、本分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在現今多元的社會,賴醫師只要不危害別人,不做違法的事,他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理應受完全的尊重,這是現今文明社會人與人相互對待的基本。但是現在經媒體大肆報導後,很難相信他以後可以再自由的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很擔心他以後重返社會後的安全。

尤其讓人難以理解的,新聞畫面竟是彰化縣政府社會處的課長,推著賴醫師坐著輪椅毫無遮掩的正對著鏡頭緩緩靠近,並接受記者訪問,上了全國的版面。社會處用了公資源做了「善事」,宣傳的效果是如願達到了,但是以社會處的專業,難道不知道這位賴醫師是一位極需保護的人嗎?社會處處理賴醫師事件「社會工作」的作法,真教人捏一把冷汗。(作者為公務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9/today-o8.htm

中廣新聞網╱李河錫 2008-02-18 17:15
調整字級:
彰化縣一名婦產科醫生變成街友。這「醫師街友」個案,受到各界關切﹔縣府社會處表示,不少遊民都身陷「心理障礙」的困擾,將會同宗教與醫療機構,以安置與心理諮商並進模式,協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

(李河錫報導)

彰化縣境內在年節前,連續發生多起街友或獨居老人被凍死的不幸事件,縣府社會處從年節前開始,就積極安置與列管散落在各角落的街友與獨居者,共計有近七十位無家可歸或不願返家過年街友,被順利安置到安養機構。不料年節後還是出現一位曾經是一位婦產科名醫流落街頭的個案,引起各界關切﹔縣府社會處長陳治明則指出,這位賴姓醫師早已被列冊關懷,因為與其他大部分街友相同,疑似罹患有「心理障礙」方面的困擾或疾病,才不願與其他家人生活或接受安置﹔近期已研議新輔導方案,將會同宗教界與醫療機構,採取安置與心理諮商並進方式,更積極來處理街友所引發的社會問題。

 陳治明處長也強調,大部分街友雖然分布在中高齡階層,大部都是因心理性障礙,導致喪失自信心以及與人群相處與互動能力,希望透過宗教界的幫忙與心理醫師的諮商與協助,協助他們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

http://news.yam.com/bcc/life/200802/20080218327669.html

http://tw.youtube.com/watch?v=Yzk9xwzkLlY

 
更新日期:2008/02/18 04:39  黃志亮彰化報導
 一名早年在彰化頗有名氣的賴姓婦產科醫師,因自認墮胎太多,雙手沾滿血腥,約廿年前開始自我放逐,成為街頭遊民。近日寒流來襲,因腳受傷,縮在街頭一角,民眾擔心凍死而報警,在警察和社工哄騙下才被送往安置,到了安養院,才發現賴醫師已有了老病纏身的現象。 六十八歲的賴醫師,出身醫師世家,未婚,弟弟是北部一家大醫院總醫師;妹婿也是彰化知名醫院的醫師。賴醫師四十年前在彰化市中正路平和國小對面開業,生意很好,也有愛心,對於貧困者經常不收錢甚獲好評,約廿年前突然歇業,親友都很訝異。 結束行醫後幾年,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不願住在家裡,寧願以大地為家,十多年來,在彰化八卦山下的市區一帶活動,近幾年移到新蓋的彰化市圖書館;雖淪為街友,但穿著乾淨,閱讀的書籍多是英文書。

 廿年前突然歇業 親友訝異

 他走在街頭的最大特徵是長髮披肩,帶了一包塑膠袋,內有私人證件和祖產房地契,休息時間多在看書或寫東西,從不干擾他人;但卻是和社會現狀不妥協的怪人,因此,多年來成為縣政府社會處X檔案中,暗中保護的遊民類之一。

 據了解,賴醫師在遊民圈活動已有多年,平日獨來獨往,目前連他出生地附近的彰化市民,已少有人知道他來自望族,反而遊民圈中,都知道他曾是位讓人尊敬的婦產科醫師,因此都尊他為老大或賴醫師。

 證件房契隨身帶 時時看書

 彰化警分局卦山派出所警員張文華,二月十日接獲民眾報案說有遊民坐輪椅,瑟縮在八卦山腳下東民街一家彩券行騎樓角落;張趕去查看,發現這名遊民攜帶舊身分證,職業欄赫然是「婦產科醫師」,嚇了一跳。張文華說,賴醫師右腿跌倒骨折,他一直勸說要送回家被拒;十一日巡邏時,順便請一家中醫診所開藥方讓賴服用;十二日年初六,天氣更冷,他擔心賴醫師會被凍斃,下午三時勸說不成後,只好通知社會處,由社會救助科長許芳瑜會同處理,好不容易才把賴帶進警車送去安置。

 右腿骨折 社處強制安置

 許芳瑜指出,到了安養院,才發現賴醫師受不了歲月的風霜,有了老病纏身的現象,泌尿系統屬於老年男性常有的痼疾,又因天氣冷排尿困難,加上右腿骨折,最後才肯接受安置。

 她說,多數遊民碰到社工員要強制安置,都說是「掃黑」,同伴都會暗中通報、暫時開溜,不會接受安置束縛自由;目前社會處已幫賴醫師代辦新的身分證和健保卡,並請其弟妹出面處理。

 但賴醫師昨日卻向安養院表示,他不想增加別人的麻煩,希望能動用父親留給他的股票,賣一些股票零頭,自己請當年台北醫學院的醫師朋友安排就醫,可以說仍想保持著個人的尊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218/4/tnif.html

〔記者王榮祥/專訪〕五歲皈依、九歲剃度,高縣遊民收容所替代役男邵聖翔生活空間原本多在寺院裡,廿歲當兵後首度走入世間體驗人生百態,包括街友的一切都教他大開眼「界」!邵聖翔今年廿一歲、家住台北,五歲時與媽媽一起皈依佛門,九歲正式剃度、法號開明。

邵聖翔表示,國中、小除了上學外,大半時間都在寺院裡生活,高中與大學則在佛學院進修,因為學校管制且課業壓力不小,與外界接觸機會不多,直到去年七月入伍後,才首次感受到世間生活。

他透露以前從不知道遊民與收容所,坦言剛分發至收容所時心裡仍有些疑慮,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發現街友們其實不難相處,加上收容所幹部的提攜關照,很快就讓自己融入環境,街友與社工都稱他「小師父」。

邵聖翔說,街友算是社會最基層的一群,每個人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當然有需要調整的觀念、習慣與行為舉止,也需要外界更多支持,與街友互動應秉持誠懇態度,但在許多事物上必須要有原則與限制、不能逾越尺度。

他指出,以前生活多在寺院裡,沒有第四台也很少認識民間友人,資訊較欠缺,到了遊民收容所後因工作關係,能接觸到各行各業,讓他感覺很新鮮,與寺院生活最大的不同在於生活空間較無拘束,以及碰見女性的機會多了很多。

儘管開了眼界,但畢竟仍有出家人身分,邵聖翔言行舉止間仍保有許多戒律,他也把服役當學習,在不觸犯佛法前提下,學著體驗、嘗試人生的一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8/today-south6.htm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5日 12:57 鳳凰衛視

  本報訊 (記者 周楊) 昨日,來自貴州的張秀生拿著女兒的相片,焦急地在火車站、汽車站張貼。他女兒張東潔與好友劉沁12日一同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

  17歲女孩離家出走

  昨日,記者在菜園壩火車站見到張秀生時,他臉上滿是焦急和疲憊,他談起女兒,講得最多的卻是:“女兒在家很聽話,成績也很優秀。”

  據張秀生介紹,張東潔今年17歲,目前就讀于遵義四中。12日,張東潔吃完午飯就離家了,說要去學校收拾一下東西,這一去就沒回來。

  中途張秀生曾給女兒打過兩次手機,約好一起吃晚飯。張東潔稱仍在整理東西。到當晚6點左右,張秀生第三次打電話催張東潔時,女兒的手機已無法接通。晚上11點,張秀生回到家中,仍不見女兒。不久,女兒好友劉沁的父親劉安遐也稱劉沁沒有回家。這時,張秀生才在女兒的臥室發現一封“出走信”,信中寫的出走的原因是:父母管得太嚴。

  沿途尋找4個鎮無果

  於是,張秀生與劉安遐立刻通知各自的親友,並組織家人在當地網吧、車站、舞廳四處尋找,都沒能發現2名女孩的蹤影。2月13日,張秀生與劉安遐從遵義出發,找遍了沿途桐梓縣、楚米鎮、新站鎮、松砍鎮當地的旅館、網吧、車站。2月14日,新站鎮一個出租車司機稱,有兩名女孩曾經要包出租車去重慶,經過相片辨認確定就是張東潔和劉沁。

  昨日上午11點,張秀生與劉安遐趕到重慶,將複印的1000張女兒的照片張貼在火車站、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並在交廣台登記了尋人啟事,每30分鐘播放一次。

  “女兒很乖,很懂事”

  對於信中女兒稱父母管得太嚴,張秀生都給于了否認。張秀生稱,對女兒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努力就行了。女兒馬上就要高考,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考一所好學校,而女兒的成績也比較好,考大學應該不成問題。張秀生表示:“只要有知情人能提供線索,我們一定會各自拿出2萬元作為獎勵。”

http://news.sina.com/oth/phoenixtv/301-106-106-106/2008-02-15/12572670098.html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5日 17:59 澳洲日報

  中新社湛江二月十五日電(記者 梁盛)十五日,可以容納一百二十六人的湛江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據湛江市救助站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該站共救助一千七百四十五人次,其中未成年人二百一十九人。這些未成年人有的是被拐騙到湛江,在火車站、公園等地扒竊、賣花乞討;有的父母雙亡或父母離異,家中無人照料、管教他們而游蕩到湛江;有的是與同學、家長、老師鬧不愉快而出走到湛江。大部分流浪乞討的未成年人法制觀念比較淡薄,住進救助站仍有個別不服從管理、大吵大鬧、破壞公物等行為,給站里管理帶來一定難題。

  據了解,設立在湛江市救助管理站內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除了提供食宿外,還設有救助養護室、學習室、電教室、活動室等,並有專門救助工作人員,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識教育、技能培訓、行為糾正、心理輔導等服務,為使他們早日回歸主流社會、回歸家庭創造良好的條件。(完)

http://news.sina.com/oth/ausdaily/000-101-101-102/2008-02-15/17592670414.html

2008年02月15日 07:06: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雖然新春已至,但13日臺灣卻有7個地方創下入冬以來最低溫紀錄。宜蘭太平山、南山及桃園拉拉山降雪,臺北7.8攝氏度,新竹、宜蘭等地都降溫至10攝氏度以下,這對于沒有取暖設備和厚重冬衣的市民來說,可是嚴寒難耐了。

    懷揣報紙取暖

    連日低溫,有遮 風擋雪之家的人們都感難熬,那些平日流浪街頭的流浪者更有性命之虞。有流浪者在衣服裏填滿報紙取暖,也有的夜裏喝大口米酒等待天明。根據警方統計,臺北市目前至少有300名流浪者,臺灣稱之為“街友”,這些街友平日各有地盤,能在臺北火車站內長住的算是“有產階級”。但這波寒流使大批街友擁入臺北火車站,200多街友令車站的某些角落成了“難民營”。

    警察擔心自己的轄區凍死人不好交待,會主動上街勸導街友到收容所,但街友們寧願躲進車站避寒。警察對此也網開一面,在清場時只是低聲叮囑他們不要影響車站秩序,觸犯治安條例,街友們也體會警察的辛苦,有人大聲喊“所長晚安”、“新年快樂”,也算嚴寒中的溫馨一幕。

    低溫猝死頻傳

    低氣溫中,島內各地傳出多起因天冷引發心血管病變猝死的消息,很多是中年人。

    臺東市民陳榮廣才36歲,被發現死于一處果園的工棚內,他嘴角有血漬,雙手握拳。檢警會同法醫驗屍後,認定他是因天冷加上飲酒,引發心肌梗塞致死。另一臺東市民潘義順46歲,因天氣太冷到友人處喝酒聊天。友人酒後先去睡,中午醒來,發現潘義順倒臥地上死亡。警方初步研判也是因為天寒加飲酒引發心臟病變。

    雲林縣政府工作人員涂毓貞女士,被發現死在自己轎車後座,轎車停在一家KTV停車場。警方調查認定,涂毓貞與友人到KTV唱歌,酒後到車內休息,4個車窗都打開縫隙,可能因天氣太冷,睡夢中失溫猝死。

    羽絨衣電暖器熱銷

    不過凡事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臺灣天氣冷到低點,賣保暖用品的商家卻是喜從天降。

    羽絨衣、防寒衣成了商場的搶手貨,風衣、厚毛衣也是有多少賣多少,電暖器全臺一天熱銷萬臺以上。SOGO百貨表示,電暖器與除濕機的營業額翻倍成長,羽絨被、毛毯等寢具也比平時增長四成,甚至北部店面的禦寒商品缺貨,得請南部把貨品急運北上。

    生產經營家電的業者表示,電取暖設備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至5倍,有些賣到斷貨,有的品牌號稱自己的業績增長了10倍。由于景氣不佳,低價的電暖器最受消費者歡迎,千元以下的風扇式電暖器已經缺貨。

    此時,網站也來趕熱鬧,購物網站推出各類禦寒小商品,比如抱在胸口暖烘烘的絨毛熊,奇摩網站一天賣出500只,其他如加熱按摩椅墊、小型精油暖爐等也在寒風中走俏。(記者 邰文欣)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08-02/15/content_7605896.htm

〔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篤信基督教的清潔公司老闆娘蔡金蘭,一年半來,提供住處及工作機會給五名更生人,她認為,這是神的指引及恩典,雖然五名更生人工作一陣子就陸續離開,她還是樂觀地認為,給更生人機會他們就有重生力量。

受刑人出監後社會接納度不高,就連親朋好友也躲得遠遠的,蔡金蘭不但提供更生人工作機會,還在更生人經濟無法自立前,租屋讓更生人免費住宿,不論是縣府或機構轉介的更生人,她和先生都以最大的包容及耐心給予工作及生活上的協助。

蔡金蘭說,前年十月有一天,她正在刷牙,很奇特的是耳邊突然聽到「去幫助街友」的聲音,刷完牙後騎機車出門,在路途中就看到一個社福團體服務街友的廣告看板,登門拜訪才知道該機構前一晚才禱告,想成立清潔團隊輔導街友及更生人就業,希望藉此輔導他們自食其力。

這個奇特機緣讓蔡金蘭開始免費輔導街友、更生人清潔技術,並讓更生人到她的公司工作,夫婦倆也要求更生人有收入後,就必須開始付房租,目的是要避免更生人養成依賴習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6/today-love2.htm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5日 03:00 星島日報

  

  ( 本報記者胡健宏三藩市報導 )

  三藩市市長紐森希望履行他在第二任就職演講時所許下的承諾,昨日宣布將改革三藩市無家可歸者庇護所,將簡易無序的庇護所改為一站式的服務中心,將市內兩個最大的庇護所改革成為社區版的「無家可歸者聯絡」計劃。

  紐森昨日宣布市府將加快無家可歸者庇護所繫統的改革,他的最終目標是取消所有庇護所,取而代之的是房屋單位。不過該目標短期內無法實現,因此紐森提出改革現有的庇護所,擴展庇護所為無家可歸者所能提供的服務。

  紐森表示,「通過重新設計我們的庇護所繫統,讓庇護所將不再僅僅提供暫住服務,還是一個無家可歸者可以找到所有合適服務的場所。」重新設計的庇護所服務將集中在兩方面的擴展,一是增加替代性醫療服務,二是在庇護所內提供類似「無家可歸者聯絡」一站式服務的模式。

  替代性醫療服務包括確認和幫助重病在身或殘障的無家可歸者,同時幫助這些人士離開街頭,並獲派固定的床位。一站式服務則提供各種市府方面的支持,包括戒酒、工作培訓、輔導等,該服務模式是全國首創並行之有效。

  無家可歸者十年計劃委員會主席阿里奧圖表示,這個成功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得到聯邦的認可,成為在解決無家可歸者問題上全國的楷模。而在申請聯邦資金時,三藩市去年再度得到全額的撥款。

  市府暫未決定為改革提供多少資金,而進行研究有關改革的是三藩市最大的兩個庇護所。分別是提供280個床位的Episcopal社區中心鄰家庇護所,以及作為多個庇護所資源中心的MSC South,這些庇護所均是7天24小時開放,總共可提供335張男士床位以及45張女士床位。

http://news.sina.com/us/singtao/104-103-102-106/2008-02-15/03002669557.html

(記者簡榮霖桃園報導)

圖文: 今年農曆春節,楊梅警察分局協尋失蹤人口,促成 99 個家庭團圓,創下佳績。在春安工作期間內,楊梅分局組成專案小組成員林宏河、鄒宜國走遍了北部各縣市,光是自掏腰包油錢、電話費就花了上萬元,找到了 46 位失蹤人口,問他們為何願意這麼用心,均只是淡淡表示份內工作而已,能多幫一個家庭團圓,就心滿意足了;在協尋的過程,有離家少女因為對父親多年來的誤解,而不願回家,也有找到了智障遊民的身分,但家屬卻不願意再接納自己的親人,但這種種的困難,都在員警耐心的說明、開導之下,家屬也很欣然的接納,並頻頻表示感激,也許員警的辛勞,在這一刻一切就值得了。(記者簡榮霖攝)

http://www.idn.com.tw/article/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3&catdid=0&artid=20080215ccl004

【舊金山訊】舊金山市長紐森周四宣布,將重新設計鄰家(Next Door)與索斯多重服務中心(MSC South)市內兩座最大的緊急避難所。遊民十年計畫委員會、地方遊民協調委員會與避難所監督委員會、西裔社區服務、聖文森特德寶等社團均表示,將通過擴大醫療護理與現場援助服務,致力於改善舊金山市的避難系統。

此重設計方案集中在兩大區域:擴大醫療護理,安置類似遊民連接計畫(Project Homeless Connect)一站式現場援助服務。醫療護理包括確認並與殘、疾的遊民合作,向這些遊民提供穩定的避難所床位。門診人員便可更深入與病人溝通,以便在六至八周內提供更多轉診。

直接在避難所安排市府管理的援助服務,擴大遊民連接計畫的服務模式,為遊民直接提供更多服務。地方遊民協調委員會與十年委員會的計畫均支持將服務擴大至最佳。

西裔社區服務的鄰家避難所擁有280張床位,可為150名男性與100名女性服務,另有30張床位供暫時休息。索斯多服務中心是一個為其他避難所提供服務的資源中心,同時也有用24小時避難所,每晚可為45名女性與335名男性提供床位。

2008-02-15

【溫哥華訊】省府昨天宣布砸下2370萬元,購買溫市中心東端六個廉價旅館單人房,提供330個廉租單位給低收入戶。這六個廉價旅館加上省府現有經營的廉價旅館,溫市將有16間由省府經營總共925個廉價單位,未來將逐步改善無家可歸者及露宿街頭等問題。溫市市長蘇利文表示,自兩年前擔任市長便不斷面臨到同樣詢問「當冬奧舉行時,溫哥華將以何種風貌迎接遊客。」他認為唯有增加社會住屋單位,才能改善溫市現有問題。

2008-02-15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va-news.php?nt_seq_id=1670892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4日 23:22 鳳凰衛視

  本報記者 陳世國 通訊員 春波 珍玲

  本報訊 偷90塊錢被抓,一般只需被行政拘留三天,但小偷趙某明昨被石獅湖濱派出所拘留5天,原因是,他偷的是殘疾人乞丐乞討來的錢。

  13日,殘疾人蔡某同在石獅玉湖金沙寺門口乞討,討來的90元放在地上的碗里,一不留神被小偷偷走了。好不容易討來的錢被偷,蔡某同心痛不已,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湖濱派出所報案。不到半小時,民警就在金沙寺門口抓獲了正在繼續尋找“獵物”的貴州籍盜竊嫌疑人趙某明。

  石獅市公安局法制科在批准行政拘留時,決定從重處罰。

http://news.sina.com/oth/phoenixtv/301-106-106-106/2008-02-14/23222668977.html

2008/02/15 14:16
記者董懿嫺、吳建毅/高雄報導

就因為拜天公這天,高雄玉皇宮的人潮特別多,因此有不少是專程從中、北部來的乞丐,其中有位57歲的余姓女乞丐,20年前與先生吵架後,開始在外流浪,今年是第五次來玉皇宮乞討,她說以前景氣好時一天可以進帳一萬元,不過,現在乞討的人變多了,想要接下來兩個月不挨餓,得要各憑本事。

一群伸手乞討的人群中,戴著卡通毛線帽,綁著兩條辮子的女乞丐,看起來似乎特別整潔,面對鏡頭臉上也總是掛著笑容,如果沒有親眼看到她收拾整齊的行李,很難想像這位鄰家般的大嬸是位女乞丐。

平常喜歡吹笛子自娛娛人的女乞丐,人稱余大姊,南投埔里人,20年前與先生吵架後,離家出走成了女遊民。

余大姊表示,「一百分之百的自由,(記者:有沒有感到心酸的時候?)有啊!到晚上的時候,有無聊男子會欺負人啊!(記者:會欺負人啊!那你都怎麼防?)我看不對勁,就趕快跑啊!」

侃侃而談流浪的日子,余大姊平常就靠這一車家當全台走透透,5年前在朋友介紹下,她開始在拜天公這天,拋棄自尊來高雄玉皇宮乞討。

余大姊說,「一次就那麼多錢,5、6000元啦!7、8000元啦!有錢就忘記什麼面子啦!哈哈哈!(記者:你有什麼技巧?)排在前面跟在中間都要到很多錢,排在這邊(後面)都要不到錢。」

余大姐說,她每年都會幫自己設定目標,不過,要接下來幾個月不挨餓,佔到前面的好位置才是王道,只是現在景氣差,乞討的人也越來越多,即使要了一夜也只有1000多元,為了生活,她只好繼續當伸手牌為自己拚業績。
http://www.ettoday.com/2008/02/15/327-2231645.htm

街友平時占據騎樓、市場攤架倒頭大睡,惹人嫌外也常遭檢舉。不過,這幾天冷得過頭,就算有警方勸導或收容,竟有商家替街友講情,希望警方網開一面,以免遊民無處棲身遭凍死,展現人性光輝一面。大同雙連市場一名熟面孔街友「老吉」,長年睡在地下一樓市場攤架上。警方連日勸導時,有商家就聲稱,「老吉」平時黎明即起,雖未幫忙打掃,但常協助倒垃圾,十分自愛。現在是大冷天,如果警察把他趕走,「有點說不過去」。

桂林派出所副主管李俊宏說,萬華一帶平時聚集有數十名街友,平時夜晚就睡在商店騎樓前。這幾天警方執行勸導時,有商家表示,天氣太冷,把街友趕到別處,只不過讓他們換到別處騎樓睡覺,反而希望警方網開一面。

李俊宏表示,特別在過年期間,彷彿遊民也一沾喜氣,較少發生滋擾,近來很少接到住戶或商家檢舉要求警方派人處理。這陣子寒流來襲,他曾帶隊勸導遊民,沒想到有商家軟言替遊民求情,讓他的感受「很不一樣」。

至於遊民平時慣常的燒火取暖,李俊宏說,寒流期間細雨霏霏,反正火也生不著,根本沒有遊民生火;而在騎樓露宿的街友有所顧忌,不敢公然起火,這些時日都未聽聞生火取暖發生意外的事。

【2008/02/1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4217745.shtml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2月13日 10:00 中央社即時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三日電)北台灣濕冷天氣一 個多月,近日更冷到攝氏十度以下,大醫院急診室包括 心肌梗塞、中風、失溫、泡湯暈倒、一氧化碳中毒、腎 衰竭等病號暴增;此外,社福團體為防街友凍死,陸續 開放的收容站,也擠滿尋求庇護御寒的街友。 在農歷年前,全台傳出至少五起凍死病例,馬偕醫 院急診人員指出,開春後也收治一些失溫的病患,其中 一名老人因為低體溫休克,到院時體溫不到攝氏三十度 ,不幸死亡。 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主治醫師高偉峰表示,最近常 有五、六十歲泡湯泡到暈倒,因為水溫高、氣溫低,上 了年紀的人在這一冷一熱之間,腦部血流不足,很容易 就昏倒頭暈;另外有兩位腎病患者春節長假吃了太油太 咸的食物,又沒有規律洗腎,體內鉀離子太高而影響心 律,不幸猝死。 至於台大醫院的腦中風中心、心臟內科加護病房經 常滿床,只好高效率調度病床,將病情穩定的病人從加 護病床轉到普通病房或提早出院,至於別院轉進來的病 人也是要等床,急診醫護人員極為忙碌。 林口長庚醫院臨近高速公路交流道,除了有許多車 禍外傷的病患之外,醫院公關表示,這一周心肌梗塞、 腦中風、氣喘發作、腹瀉和呼吸道疾病感染等患者把廣 大的急診處擠得像大賣場,估計患者人數比平常多出一 、二成。 由於低溫會使腦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提高,增加猝死的危險,目前人安基金會全台九處平安 站、台北市政府都已開放游民收容所,台北縣市等地的 收容所最近一周都有兩、三百人次的收容量。 中央氣象局預報低溫將再持續,繼玉山、合歡山之 後,北部拉拉山、太平山也下雪,陽明山結霜,高偉峰 提醒民眾外出及賞雪要注意保暖,預防受凍生病,泡溫 泉、洗熱水澡時則要通風,提防一氧化碳中毒。970213

http://news.sina.com/oth/cna/305-106-106-112/2008-02-13/10002664866.html

對於連日低溫下,遊民是如何禦寒?多位遊民透露,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在衣服裡面塞報紙,報紙要先搓熱再塞入衣內,這就可取暖了,另外,睡前再喝上大口米酒也禦寒的「撇步」。常與遊民接觸的員警們認為,遊民自有一套禦寒術。一位派出所資深副主管說,不用「上面」交待,寒流期間員警們會自動關心街友,原因是「很怕轄區裡出命案」。比較無力的是,現在規定勸導遊民到收容所,必須讓當事人填具同意書,但遊民幾乎無人願填寫。

員警們擔心「會不會凍死?」沒想到遊民驕傲展示求生心得。街友「老陳」說,他們大多直接穿外套睡覺,裡面塞滿報紙,直接用手搓就會發熱,倒下前再猛灌幾口米酒,「醉茫茫就到天亮啦!」偶爾打零工的「小鈴」更稱,有時「米酒加維士比,一次飲個完,怕啥?」

台北火車站內遊民,算是「有產階級」。遊民各據地盤,平時躺著睡的厚紙板,加墊到三倍,並且搭成小帳篷,縫隙塞緊布條,冷風鑽不進去,照樣呼呼大睡。

【2008/02/1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4217746.shtml

〔記者侯千絹/屏東報導〕寒流來襲冷到頭皮發麻,縣府昨凌晨低溫送暖走訪十幾處街友出沒據點,露宿街頭的遊民各有取暖方式,裹眠被、吃檳榔或喝酒取暖,縣府除提供睡袋給靠身上薄衣取暖的二十幾歲遊民,另備藥給腳部扭傷的女遊民,遊民在冷得睡不著的暗夜喝到一碗熱騰騰的海產粥,呼出的熱氣夾雜一句謝謝。

連日寒風刺骨,入夜後的氣溫常在十度以下,露宿街頭的遊民不知如何度寒冬,縣府社會局長倪榮春結合屏東縣聯合慈善會約十人組成送暖小組,準備睡袋、風衣、暖暖包、圍巾等保暖等物品,前晚十時起到昨天零晨二時關懷街頭遊民,必要時送安養機構安置。

社會局指出,原本掌握的遊民人數約二、三十人,摸黑走訪十幾處據點,總共發現六位遊民,棲身地點包括公園、和平陸橋下、民宅騎樓下、銀行的提款機區,大多數都有禦寒棉被,冷得受不了就靠吃檳榔或喝酒暖身。

屏東縣聯合慈善會總幹事謝明原說,這些遊民除了老面孔外,有位剛從雲林流浪到屏東的女遊民,腳部不慎扭傷,隨即提供藥品給這位剛到屏東落腳的新遊民,另有位年約二十幾歲的年輕遊民,是老遊民眼中「暫度」的新成員,只靠身上薄衫咬牙抵寒風,訪視人員提供睡袋讓這位遊民一些溫暖。

昨天送暖之行,社會局準備熱騰騰的海產粥,讓冷得直發抖的遊民暖暖胃,遊民喝下這份貼心的溫暖,更將謝謝掛嘴邊,感謝縣府及社團在寒冬送暖,讓他們能夠熬過這波寒冬。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14/today-love1.htm

後一頁 »